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学习的原动力——疑 浅析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关于“有余数除法教学”偶得的有效提问
06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60期  总第234期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60期  下一期
阅读学习的原动力——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7-12-27 14:45

聚焦新课改
阅读学习的原动力——疑
□合肥师范附小二小  张  丽
“疑”是学生们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让学生们内心有疑问,才会主动思考和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会“疑”,爱“疑”。
一、心中有疑,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时,教师可通过情景导入或让学生们对课题质疑等方式进入学习,学生们会据此提出许多问题。如:对课文中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有疑问。一般而言这些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较为肤浅,通过仔细读文或运用工具书就能解决。另一类较为深刻,需要领悟作品的内涵。如何让这些“疑”充分发挥作用?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们的问题予以肯定,同学生们一起将问题分类、梳理,发现学习的重难点。同时学生们都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并得以解决。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激发学生们的质疑意识,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
二、立足课文,“疑”出内涵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质疑。并且教师要根据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把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及学生们自学时感到困难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学生们讨论。此时教师应落实“导”的作用,使学生们“疑”有重点,“疑”之有理。如教学《天火之谜》时,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学生问“平时作文课教师说文章内容可以有详有略,为什么课文中不略写多次做实验的经过?”此时我便引导学生们理解,课文在叙述这一次的实验文字中就暗含了多次实验的结晶。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此时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之后我说道:因为当时的人们对科学不了解,没人敢尝试接触雷暴,富兰克林没有经验可借鉴,而文中叙述的实验经过非常完整、严密,可以推想从他决定实验到成功经历了多少艰辛和危险,进而感悟富兰克林对科学的执著。将抽象的人物形象在“疑”中凸显出来。
三、“疑”出拓展,丰富知识
小学高段的学生们对课本的内容往往有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要创造情境,让学生们进行探究质疑、联想质疑。要充分信任学生们能随着质疑而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能从不成熟、肤浅的质疑,逐步走向深刻成熟的质疑。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进行高层次的阅读鉴赏。如:在《天火之谜》学习进入尾声时,大多数同学都在敬佩富兰克林为科学而不怕牺牲的精神,一个学生冒出“他真不怕死吗?为什么要用手去触碰那带电的麻绳?”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余的学生也都窃窃私语起来,让我也兴味盎然,于是新一轮的讨论就此展开。
作为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们参与阅读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抓住时机培养学生们“疑”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们在“疑”中收获,在“疑”中拓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