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位”在哪里
11版:班主任驿站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78期  总第234期  2019年03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78期  下一期
“C位”在哪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3-15 17:38

 “C位”在哪里

2019年春晚很多节目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小品《抢C位》更是引起了诸多家长的关注和热议。
小品讲述的是某小学开学时,几位家长到教室里为了给孩子占“C位”,各自使出浑身解数的故事。小品中还有“学霸区” “休闲娱乐区” “养老区”“隔离区”的提法,让人捧腹大笑。教室里看似小小的一个座位,无意中竟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所牵动的,正是长久以来家长们始终难以释怀的教育焦虑。但在小编看来,学生学习好,并不取决于坐哪里,而是取决于学生本身所拥有的优秀品质,比如自律、主动、专注、积极……这些因素并不会受座位的影响。
坐上C位,难道学生真的就不用担心学习了吗?能变成学霸吗?家长真有必要如此费心为孩子抢占教室“黄金位”吗?本期班主任驿站,我们走进合肥市翡翠学校,看看该校校长以及班主任平常是如何安排座位的,对此又有什么见解。
 
 
校长点评
科学的观念让我们走得更远
□合肥市翡翠学校校长  吴欣怡
在翡翠学校,以儿童为本位是我们的育人文化,以儿童为中心是我们办学的出发点。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引导教师注重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及需求,注重公平公正。
据我了解,翡翠学校几乎所有的班主任在座位的安排上都采取循环轮换的方法。并且他们各显神通,能很好地结合班级学生的身高、视力等情况,利用“小循环”“大循环”“小队打包”等形式前后左右轮换,从而解决座位问题。从而在翡翠学校的班级里并不存在固定的“C位”,人人都可以轮换坐到这个“C位”。
据我自己多年从教的观察,学校班主任安排座位也并不一定和学习成绩挂钩。在许多班级里,成绩好的同学也经常因为身高原因坐在后排或者边角,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的成长,他们依然热情积极、朝气蓬勃,依然是教师的好助手和同学们的好伙伴。
坐在哪里,可能孩子本身并不是很在意,反而是家长过度焦虑。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竞争的压力太大,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每一次的“起跑线”上。事实上,“起跑线”这一说错误地引导着千万家长,向他们贩卖焦虑。对于学生的成长,我们应该以长远的、全面的眼光去看待。此阶段好,不代表以后都好,反之亦然。所以在我们的家校合作中,我们注重以科学的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基于家长的需求开设系列的家长课堂。家长要多读书、明辨是非、放平心态,正确引导孩子。
 
 
 
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三(5)班班主任  计  杨
许多家长认为班级里最好的位置,是教室的中间前排位置,俗称教室里的“c”位。他们认为这里离讲台最近、离教师最近,坐在这样的位置会更受教师关照,好像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学生将来必定会成为社会上的“重要人物”,这无疑是对当前教育的一大误解。
事实上,现在的课堂,早已不再是曾经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讲知识点的课堂了,而是更多的以生为本,教师已然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改”,提出了“全面发展、交往与互动、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所以,家长们还有必要担心孩子不受老师关注吗?甚至那些家长们眼中的“休闲养老区”“娱乐区”,反而可能是教师们关注得较多的区域。
在我的班级里,一直实行的安排座位方式是每周轮换制,纵列依次向右平移一个大组,横排依次向后移动一排。举个例子,如果说这周你的座位是第一大组第二排,那两周后,你的座位就是第二大组第三排。家长和孩子们也已经习惯并且认同这种安排座位的方式,从未因为孩子座位而起过争执。
沈腾最后说的话值得深思: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学校的老师,家长的陪伴也很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教育,从来都不是学区房,不是补习班,不是C位,而是用心的关注与陪伴,教室里的每个座位都应该是适合学生的位置。
 
 
 
流水的学生,不动的C位
□五(8)班班主任  刘  莉
学生的座位问题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担任班主任多年,我面对过不同的学生与家长,安排座位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是原则不变: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弱势,照顾特殊学生。
我在当前班级实行“小队合作车轮式”座位编排。这种座位安排是基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成绩、爱好、特长等特点先给学生进行分队,尽量做到小队之间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小队内部也是按照此原则进行座位安排。我们班级共有学生50人,分为5个小队(两竖排为一小队,其中一个小队是以横排划分的),每队10人,在班级座位安排上大致分为四大纵队,队与队之间的轮换形式为:一队到二队、二队到三队、三队到四队,四队到一队,依次轮换。排与排之间的轮换形式为:前后依次轮换,第一排到第二排,第二排到第三排……以此类推 ,在小队内部前后轮换过程中如有身高遮挡问题,尽量小组内部商量自愿互换,从而形成有效、团结、互助式的小队。每周轮换一次,周五放学提醒学生并安排好座位,学生周一早上到校后自觉坐到相应的位置。
在实行“小队合作车轮式”座位编排的时候会遇见特殊情况。例如班级一家长反映孩子的视力处于自我纠正的特殊时期,坐后面看不清,做旁边不利于纠正,希望老师给与照顾。怎么办?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于是我们班级真正的C位就诞生了,我在班级四大纵队的中间过道偏前一点的位置安放的一套桌椅给这个特殊的学生坐。从此这个特殊的C位就成了咱们班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座位了。
座位安排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个学生心中都有C位,每个C位在学生心中都有不同的定义,“流水的学生,不动的C位”。
 
 
 
陪伴是最好的“C位”
□二(4)班班主任  史安琪
每逢入学季,简单的排座位带来了家长们的焦虑,也成为了教师们的“难题”。
一年级开学之初,排座位也成了考验我的第一项“技术活”,如果单纯以身高排座位将可能迎来“视力不好”“爱走神”“粉笔灰过敏”等“借口”,因此,在吸纳了各路技能后,我终于确定了以身高为基本原则,前中后排、左中右列轮换着坐的排位方式,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所谓的“C位”。我在班级家长会上及时公布了这个原则,家长们表示理解和支持。整个一年级,我们班的家长从未提出调座位的要求。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家长抢座。现如今,家长们的教育焦虑越演越烈,从买学区房到分班级,从定教师到排座位,家长们一路花费了无数心血。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古往今来,从未听说过哪位优秀的人才将成功归功于学区、座位。其实,我们需要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人生,而不是仅仅在座位上斤斤计较。家长们把充足的物质给予当作父母尽责的一个标志,但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却很少用心去关照,往往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陪伴。家长们错把工作赚钱当成了对孩子的付出,甚至当成了爱孩子最好的证据。从此,工作的忙碌,家里的不陪伴就成了理直气壮。教育研究表明:0~12岁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父母在童年时期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探讨学习方法,这样会让孩子的心里充满安全感与幸福感,从而拥有自信、主动、乐观、承担等优秀的品质。相信这样的孩子无论是班级还是未来在社会上都必然是“C位”的占领者。
 
 
 
好座位不等于好成绩
□四(8)班班主任  杨  凤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接到家长的电话或是收到家长的信息,想让自己的子女坐到教室的前面,或是安排一名听话、成绩好的学生和他的孩子同桌,认为只有这样自家孩子才会认真听课,才能受到教师的关注,成绩才会提高。有的家长因为学生成绩有点下降就会把责任推给同桌,极力要求教师换座位等。其实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一些问题,如:家长对教师的班级管理机制不够信任,对于自己子女的教育喜欢找借口,不从自身去找问题,和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等。
我们一直说“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其实学生成绩的好坏与是否坐“黄金区”关联不大。一个学生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善于思考,主动积极,课下及时复习,做到自觉、自律,那么他的成绩一定不会落后,他不管坐在教室的任何区域,对他来说学习都不成问题。
同时,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对孩子的陪伴远比教师的教育和“黄金区”更加重要。春晚小品中一位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很少关心自己的孩子,竟不知自己孩子的上学年级,盲目地给孩子抢占座位,看似令人啼笑皆非,实则反映当前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家长们都在拼命地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认为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代替一切,其实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是亲子之间的心灵沟通。
所以,家长要学会正确地看待成绩与座位之间的关系,走进孩子内心,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力量,这样才是真的为孩子好!
 
 
 
 
做好家长,正确的信念比行动更重要
□一(9)班班主任  王海琴
2019年1月18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要积极推动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让父母也接受教育,真正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有一句日本谚语在中国很流行:“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成长起来的。”很多人深以为然,但针对家长的教育却始终没有落到实处。
对于网络流传的“黄金座位”一说,主要源于鼓吹者声称这些位子正对黑板,最容易得到教师的关注。其实不然,对于班主任来说,从表面看,排座位是班级一项必不可少又看似十分简单的工作。殊不知,排座位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生的座位排得是否科学、合理、有效,将直接决定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决定着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打造良好的班风班貌,促成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座位怎么排,其实大多数教师都会达成三项基本原则:1.小个子同学排在大个子同学的前面;2.视力不好的同学尽量配眼镜,高个子尽量不坐前排;3.座位按规定的顺序每周轮换一次。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大多数教师为考虑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听课效果来说,还依据“性格互补、兴趣相投”的原则进行“拉郎配”。尽量让学生在民主的环境下达成共识,不非议。但即使再完美的原则和规定,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他们已经熟悉了规则,但心里却有了最佳同桌,其实这时不妨可以来一个“速配”会——我的同桌我做主,让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同桌,签署同桌相处协议,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所以家长要意识到坐在什么位置不重要,有了共同学习的伙伴,有了学习的方向,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理想的成绩才是家长所想,学生所向。
只有共同见证、真诚陪伴、用心参与,好孩子才会慢慢培养起来,良好的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从好的教育观念开始。
本版稿件由吴琼、张川编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