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鲜活”起来 优化家校沟通机制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论国测导向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
07版:教育家精神知与行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82期  总第247期  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2期  下一期
优化家校沟通机制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5-02-26 10:19

优化家校沟通机制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阜阳市颍州区苗桥小学五里校区  孟甜甜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得到了有效减轻,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也给家长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心理焦虑。家长们普遍担心孩子在减少课外辅导和作业负担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学业成绩和全面发展。笔者参与了阜阳市2024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双减”背景下缓解小学生家长心理焦虑的策略研究》,所在的阜阳市颍州区苗桥小学五里校区,针对这一现状,积极优化家校沟通机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协同育人“教联体”,以缓解家长的心理焦虑,增强家校合作,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落实家访制度——深入家庭,建立信任
家访作为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拉近家校间的距离,增加亲切感和重视度。苗桥小学五里校区建立了一对一的家访制度,要求全班任课教师分工合作,每学期至少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家访,从而加深教师对学生家庭背景的了解,在家访中把“双减”政策的内涵、意义和作法传递给家长,为建立家校之间的信任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今年任五年级(2)班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在一次家访中了解到,班上有一名学生,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常常独自一人在家,导致他在学校表现出孤僻、内向的性格,不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一方面,我通过家访,与家长深入交流,建议家长尽可能安排时间陪伴孩子,或者寻找合适的托管机构;另一方面,我在学校为学生安排了心理辅导,帮助他逐步走出孤独。经过学校与家庭几个月的共同努力,该同学的性格渐渐有了改变,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变得自信起来。家长们通过教师家访,也更加理解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安排,减少了不必要的误解和焦虑,增强了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度和满意度,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二、家校互动平台——现代通讯,信息共享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通讯手段已经成为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苗桥小学五里校区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学校公众号等通讯平台,向家长发送学校“双减”工作通知、告知书、活动安排、学生表现等信息。例如,学校每月会发布一次学生的学习进展报告,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五育成果等,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学校和班级设立了专门的咨询服务号码,家长可以随时向学校领导和教师咨询问题,获得及时帮助和支持。
我班某月的家长张女士,通过班级咨询日服务号码,询问了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我详细介绍了孩子在校的学习表现,并指出孩子在数学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和近期学习状态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我又给出了具体的辅导建议,并推荐了相关的学习资源。张女士通过我的建议,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进行辅导及时调整状态,很快孩子的数学成绩就有了明显提高,不仅解决了张女士的困惑,也让她更加信任我的教育能力。
信息时代,教师和家长工作生活都比较繁忙,家校互动平台方便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提高了家校沟通的效率和质量。家长们通过平台,能够随时了解学校的教学动态和孩子的学习情况,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焦虑。学校也能够通过平台,及时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以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家长会议与培训班——提升教育意识,增强合作
苗桥小学五里校区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和家长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员为家长们讲解教育知识、“双减”政策、心理健康等相关内容,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召开一次家长会,介绍学校的教学计划、活动安排和家校合作方案。在会上,校长和班主任教师会与家长们面对面交流,解答家长们的疑问,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在一次我班的家长会上,一位家长李先生提出了关于学校课外活动的建议,希望学校能够增加一些亲子类的活动,增进家校交流以及促进亲子关系。我认真听取了李先生的建议,并向校领导进行了汇报。学校在新的学期,举办了跳蚤市场、亲子运动会、请家长朋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参与班会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学校通过家委会和老年学校等平台,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为家长们讲解“双减”教育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在一次培训会上,我校心理教师为家长们讲解了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学业压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等。家长们通过培训,学到了科学的教育方法,能给予孩子理解和支持。
家长会议与家长培训班提升了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家校之间的合作和理解。家长们通过参与学校的活动和培训,更加了解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安排,也更加支持学校的工作。学校则通过家长们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果,形成了家校合力,共建协同育人“教联体”。
通过学校优化家校沟通机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有效缓解了“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家长的心理焦虑问题。家访制度、家校互动平台和家长会议与培训班等措施的实施,加深了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提升了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家校合作的力量。这些得力举措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备注:本文系阜阳市2024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双减”背景下缓解小学生家长心理焦虑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FJK24098。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