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烟火 情暖蛇年 爱满后备箱 想起儿时打塘鱼 无处不在的成长
08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82期  总第247期  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2期  下一期
岁末烟火 情暖蛇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5-02-26 10:39

岁末烟火 情暖蛇年
□安徽三联学院    柯文汐
春节,像一位老友,如期赴约,带着一年的期许与温情,叩响了岁月的门扉。当街头巷尾挂满大红灯笼,空气中弥漫着腊肉的香气,我知道,过年的氛围已悄然弥漫。
小时候,过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除夕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天际,我便迫不及待地从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满心欢喜地跟着父母打扫屋子。扫去旧年的灰尘,就像告别过去的烦恼,迎接崭新的开始。我拿着小扫帚,有模有样地清扫着每一个角落,虽然力气小,却干得格外起劲。父亲则爬上梯子,擦拭高处的窗户,母亲在一旁递着抹布,一家人有说有笑,温馨满溢。
贴春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父亲小心翼翼地将大红春联展开,我则帮忙端着糨糊,看着父亲把春联工整地贴在门框上。那散发着墨香的春联,红色的纸张、金色的大字,写满了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贴上春联的那一刻,仿佛给家穿上了一件喜庆的新衣,年味愈发浓郁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年夜饭成了这场团圆盛宴的主角。一家人围坐在摆满佳肴的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餐桌上,有母亲精心烹制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有父亲亲手包的饺子,皮薄馅大,咬一口,满满的家的味道。还有那象征着年年有余的红烧鱼,鲜嫩的鱼肉入口即化,一家人相互夹菜,传递着亲情的温暖。
吃过年夜饭,便是守岁。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孩子们则在一旁放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为新年增添了几分热闹。窗外,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如梦如幻。那一朵朵绚丽的烟花,就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夜空中留下璀璨的印记。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走亲访友。每到一家,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长辈们会递上红包,里面装着满满的祝福与期许。孩子们则会甜甜地说上一句“新年快乐”,收获的不仅是红包,更是一份份浓浓的关爱。
如今,岁月流转,过年的方式或许有所改变,但那份对家的眷恋,对亲情的珍视从未改变。过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是传承与延续的文化记忆。
在这蛇年新春,让我们带着对过去的感恩,对未来的憧憬,与家人相伴,共度这美好的时光。愿新的一年,如这绚烂的烟花,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生活满是温暖与希望,亲情永不褪色,幸福岁岁年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