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新时期教研员的特殊使命 开学第一堂课,从“游戏”开始 “情商”培养要走进课堂 戒除网瘾,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04版:新视线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2期  总第248期  2009年09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期  下一期
“情商”培养要走进课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亳州市第二中学 吕乃俊 日期:2009-09-02 00:00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只占20%,情商占80%。由此可见,造就优秀的学生,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重视对他们“情商”的培养。特别是现在学校号召我们向45分钟要质量,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情商”教育。
        关于成功,曾经有这样一个公式:成功=能力+机会。总体来说,一个人的能力是由智力能力和非智力能力两部分组成的。“情商”是人的非智力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当前的课堂教育,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未来的影响。
        北京有一个13岁的初中男孩子,因为母亲批评了他几句,接受不了自杀了;东北一个15岁的女孩子,学习成绩很优秀,被老师批评几句,也不能接受,选择了轻生。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智商、智力都不错,可是当学习中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或者一点批评,心理上就接受不了了呢?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长大以后心理素质、应变能力这么差,他们即便有再高的智商,再好的智力,也适合不了社会的发展啊。
        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的教学课上得非常出色,她所教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在省、市各种竞赛中获奖。通过细心的观察,我发现了她教学成功的秘诀——课堂非常重视“情商”培养。课堂上,这位老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课后,她对学生则有慈母般的关怀。她班上的学生都很乐意找她谈心,说知心话。同时,她的学生们都觉得如果自己不好好学习,那就对不起老师。她的很多学生毕业后,即使走上了领导岗位,还经常和她保持着联系。由此可见,这位老师的教学之所以很成功,完全是缘于她对学生的爱,也就是她重视了“情商”的培养。课上是严师,课后是益友,她的教学也因此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还见过这样一位老师,他上课经常训斥、挖苦班上学生,并常说:“我看你们将来一个都考不上。”学生们都不愿意听他的课,甚至在课后还有学生给他起外号。尽管他也非常努力,但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好。
        我们每一位老师,如果都能够切实地将“情商”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有“质”的进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