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困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催开学生心灵的美育之花 规范办学 自我学习管理 让阅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06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2期  总第234期  2009年09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期  下一期
催开学生心灵的美育之花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铜陵市郊区大通中心学校 高洁 日期:2009-09-02 00:00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和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美育,这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大力发挥语文课程的这一优势,把语文教学纳入美育的轨道,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美”的世界,将会激活学生审美心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以美激趣,激发求知欲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就是说“爱美”是人之本性。小学语文课中,每篇课文都是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文章,都有许多好词佳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美来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鸟的天堂》:“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中“堆”字运用的十分形象生动,还有“颤动”一词把静态的大榕树描绘得充满生命力,栩栩如生。这些优美的词句,使审美主体与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的艺术形象产生共鸣。
        二、以美启真,培养鉴赏力
    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想象的方法。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假设的方式进入原有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体会这首诗的意境: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长江之水一直漂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让学生超越时空的限制,在美的海洋里孜孜以求地遨游、顿悟。
        三、以美导善,提高辨析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美的形象。
        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辨析力。
        四、以美怡情,陶冶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帮助学生挖掘隐含在课文中的美的因素,使学生在美的感召下感受诗文的韵律美、语言美和情感美,从而引起心灵愉悦的主客体之间的和谐状态,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性情得到陶冶。
        语文是一条美的长廊,语文领地处处皆美。只有用文学作品中美的观点、美的情感催开学生的心灵之花,那才真正达到了培养、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