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应坚持“五不弃” 浅析如何让主题队会更具实效性 阅读让童年更快乐 打造活而不“乱”的科学课堂
07版 :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65期  总第234期  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65期  下一期
打造活而不“乱”的科学课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东至县葛公镇中心学校 丁帮勤 日期:2018-04-11 14:11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乱”象,而这种“乱”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造成科学课堂“乱”象的原因很多,笔者经过长期观察后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学生知识结构的因素
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书籍、网络、电视等均可获取所需知识。在科学课堂观察、实验、操作、探究过程中,有学生会在小组中扮演着“先知者”的角色,干扰小组探究过程,而使小组其他学生没有享受探究带来的乐趣,以至于课堂教学失败。
二、教师教学设计的因素
课堂上的“乱”象很多因素来自于教师,如:授课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没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等,导致少数学生产生“这个知识点我懂了”的肤浅认识,从而干扰小组乃至全班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探究活动。基于此,科学课堂“乱”象也就存在了。
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效率都需要良好的课堂纪律作为保证。但,怎样打造良好的小学科学课堂纪律呢?
健全小组合作制度,增强团体意识。科学课有许多实验教学,最易出现纪律问题的是分组实验阶段。所以教师应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制,有效防止“乱”象问题的产生。
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沉与浮”中,让学生合作探究“谁主沉浮”,猜想物体在水中沉浮需要的条件。合作交流时学生的思维显得特别活跃,能从相互交流中得到更多灵感。教师为防止偏离正常轨道,可采用组长轮流制。为每组制定“纪律之星”表格,定期给表现好的小组成员表扬,让学生形成团体意识,从而有效控制课堂纪律。
引领学生学会倾听,树立严谨意识。教师在教学中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做到专心听、耐心听、虚心听、用心听。听清教师讲授实验过程和细节要求;听同学发言不随便插嘴,听完后,才可发表观点。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时,要虚心接受。学会倾听的同时,也要养成评价同学发言的习惯。这样课堂上才能不乱,活泼又严谨。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紧扣质量意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吸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学书本内容时,不能无目的地看书,设计时可提前出示导向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学生的注意力也就不易分散。
符合学生心理。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是有限的,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活动中,掌控整节课时间的合理分配。学生经过合作、讨论、交流、探究后,精力有限,实验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也就没有吸引力了。这时,教师可整理实验单和实验用品,确保整节课活而不“乱”。
关注学生的能力。教学设计要考虑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考虑一部分,便会让另一部分的学生注意力分散而使课堂纪律涣散。科学课小组活动较多,让学生间进行小组互动合作学习,会激发能力较低的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出现“同组互励、教学相长”的和谐课堂。
落实课堂激励措施,注重赏识教育。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是个平等的探究者,要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尊重每个学生和他们的观点,允许学生犯错,师生间可交流、争论。对课堂上表现积极且守纪律的学生可实施奖励。如:给纪律好的小组一枚“纪律之星”等。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每个良好表现,教师都应及时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
科学课堂本身就带有“玩”的成分,科学教师,面对出现“乱”象的科学课堂,不能因为这些“乱”而感到无所适从,应勇敢面对,用教师的智慧去挑战“乱”象,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