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宁:做教育是一种福分
09版:校长之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86期  总第234期  2019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86期  下一期
黄宁:做教育是一种福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7-02 13:55

□黄世凤    黄    娟
编前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名校长在我省教育系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精英群体,探索其成长之路,解读其治校方略,对启迪新时代校长的教育思考会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报为此开辟全省名校长人物专访系列报道。
本期笔者有幸对话全国百强优秀校长,安徽省特级教师,首届教坛新星,芜湖市名校长,赭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黄宁,聆听她的教育好声音,学习她的教育好理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所好学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沃土,还是立德树人、培桃育李的乐园。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在芜湖市赭山小学,有一位“妈妈校长”,这是学生们对校长黄宁的亲切称呼。
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在黄宁看来,做教育是一种福分。因为教育,自己的生命也备受滋养。2011年,她接手赭山小学,坚持“德馨文芳、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守德教双馨的教师队伍建设;始终以人为本,致力于“让每个学生获得理想的发展”的办学目标,培养出一批批“德如玉,智如泉”的赭山学子……
先进的办学理念、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模式、丰富厚重的实践经验、综合全面的高质量教育,让赭山小学如今的教育教学进入了快车道,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认可,更得到了教育界广泛的赞誉。学校相继获得“安徽省实验学校”“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先进学校”等近百个集体荣誉称号。
找准定位 特色兴校
赭山小学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老牌优质学校,校园里文化气息浓厚。除了白墙和绿树,八角亭、假山、雕塑底座、门厅文化、楼道文化、操场周边的运动项目剪影画等,全部以赭色为主色调,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让每一位走进学校的人都会有一种典雅、灵净之感。见到校长黄宁,才明白学校的气质来自校长的气质。这位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妈妈校长”的人是如此内敛与低调,她平实的语言、谦和的作风,无不彰显岁月中修炼出的淡然与坚定。
回想起当初接手时学校的现状黄宁记忆深刻,“在老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师队伍也很稳定,但是受均衡教育以及学校周边大面积房屋拆迁的影响,生源急剧萎缩,教学设备陈旧,教师忧心忡忡。”黄宁是一个善于思变的人,面对这些困境,她深知,一所学校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寻求特色立校,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难以培养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
结合学校占地面积小的实际,黄宁带领班子成员将学校“育什么人”“怎样育人”两个问题当做课题研究。“带着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带领教师全面实施‘抗震加固’后的校园文化改造,一方面反复研究国内外有关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还就有关问题请教一些著名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就这样,纵览历史,横观当下,我们对学校应培养怎样的人,办什么样的特色学校,逐渐形成了一些明晰的思路,并将这些思路融进了学校的发展规划中。”黄宁在采访时如是说。
最终,学校确定了“德馨文芳、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希望利用国学经典润泽校园,做到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黄宁表示,这样的办学理念是缘于唐朝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一句名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代表道德品行;馨是指能够散布很远的香气;德馨指的是品德高尚德化远播。赭山小学的面积小,但是可借道德品质高尚播洒芬芳,做到有德而馨。”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围绕“德馨文芳、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确定“让每个学生获得理想的发展”的办学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关注差距,尊重差异,让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充满着生机,让每一个学生走上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在这一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引领下,学校实施德化教育,“我们希望学生的德行像玉一样纯洁无瑕,智慧像泉水一样曼歌曼舞。”结合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经典诵读示范学校的契机,学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除了用国学文化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诵读经典传统文化读本进行文化熏陶之外,黄宁还介绍了学校颇具特色的国学入学启蒙礼。
“端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开笔破蒙……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开展这样的新生启蒙礼,在‘开蒙破笔’这一环节,全体一年级新生拿起毛笔,在书法教师的示范下,会在白纸上写上大大的‘人’字。‘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挨着,方能立稳,我们为人在世,就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人’字寓意着人生的启蒙,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最为重要。”
除了启蒙礼,学校还有具有仪式感的成长礼、毕业礼,每年都会创新活动和仪式,比如近两年的六一儿童节,在常规歌舞活动之余,还首次开展了“千年文化·源起汉家”文化追溯活动,这些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底蕴的仪式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特别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造名师 共同发展
历经多所学校,黄宁在教师团队管理方面颇有心得,而这也成为她带动赭山小学优质发展的关键所在。她把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锐意的进取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育技艺、理性的思辨能力”的教师队伍视为根本任务。
为此,学校采取了“整体构建、系统运作、梯次铺开、见效在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开展教师专业成长行动,培养卓越教师团队,成立了名师带教团队、80后研修团队等多个项目团队,激发更多优秀教师的自我发展内驱力,推出在市区有知名度的学科领军人物。
“未来是一个追求名师的年代,想让赭山小学得到认可,就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优质教师,让教师看到身边最好的榜样,这种引领力量,往往胜过千言万语。”黄宁在分析教师队伍现状时说,“我希望通过打造多位品牌教师,进而影响、带动全体教师追求名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师赴外地学习考察、继续参加教育培训等,目前学校拥有在编在岗教职工52人,省级特级教师1人,省级教坛新星1人,市区级教坛新星10人、教学(教育)能手12人、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8人,共计30人的骨干教师发展梯队,人数超过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50%,如今,这一支由省、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骨干生力军,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家校协同 合作共育
家校要协同育人,为学生成长服务,学校教师与家长是互为支持者、合作者的关系,这是黄宁一直以来信奉的观念,所以学校成立了以黄宁为主任兼校长的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同时,将办好家长学校放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创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高度,将其纳入学校工作的一项硬性指标。
“学生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家长的才华、智慧、包括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如果学校现在忽视了家长资源的话是不明智的,所以我们对家长的这种资源的开发是丰富多彩的。”谈起家庭教育,黄宁这样说。
在过去,家长进学校主要是学生发生问题,或是成绩原因。如今,家长学校一改过去的这些做法,创新家校互动形式,请家长进班级授课、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集中学习、教师上门家访……各种创新举措,不仅促进了学生在行为习惯、生活作风、学习态度上的进步优化,更是带来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位后进生家长说:“以前一接到老师的通知去学校,我就知道肯定是自己家的孩子调皮了,或者成绩下滑了。作为家长,我之前对进学校有莫名的恐惧,现在感受不一样了。家长学校的成立,让我们进学校能学习、又能交流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甚至有些家长给孩子授课。可以说,让我们家长在一定程度上爱上进学校。”
“温文稳问” 奉献一生
采访中,聊起从教近30年的经历,黄宁甚少提及困难或挫折。出生在教师家庭的她,从小就对教育有莫名的热爱。“把每一片爱献给自己的学生;把每一片忠诚献给自己的教育事业;把每一点时间投入自己的学习。”这是她的人生信条。她是教师眼里的完美主义者,是学生眼里慈祥和蔼、温柔可亲的“妈妈校长”。“每天早上,我都会以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学生们的到来,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家长,您的‘孩子安全了’,让家长朋友放心,看见孩子的红领巾乱了,我会替孩子整理整理,摸摸他们的头,对他们会心一笑,为他们送去阳光灿烂的一天……”一件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每一句安慰鼓励的话语、每一个情深意切的笑容,都深深地打动着学生。
除了行政管理工作之外,黄宁还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认真钻研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理念,做到教学与管理两不误。近年来,在教育科研方面先后主持并参与十多个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2个、市区级课题5个。在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撰写了大量的论文与心得,20多篇论文先后获全国论文评选一等奖,省、市级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她本人也因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安徽省特级教师”“全国首届教科研百优校长”“中国基础教育魅力领导人”“芜湖市首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师德标兵”“优秀园丁”“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行政管理人员”等荣誉称号,并在2018年成为“黄宁名校长工作室”的领头人。
做教育多年,黄宁把自己的人生准则逐渐浓缩为四个字“温文稳问”。“温”是一种状态与态度,要温和有温度;“文”是要做品行端正的文化人,有文化修养;“稳”是要学会传承,不能为自己的成绩随意推翻原有的学校文化;“问”就是要经常问别人、问自己——问别人是求知,问自己是求智;做事之前多问几个为什么,发现有不合适的要先放一放,合适的再去深入实践。也正是她的这种人生准则,指导了赭山小学坚持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之路,铸就了赭小江城名校的综合实力,引领了赭小人心理相容,行动相合,力量相聚。未来她将引领更多的教育人办有文化的学校,做好有温度的教育,让校园成为师生文化共享、智慧共生、生命共长的圣地和乐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