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建设一直在路上——庐江县庐城镇中心学校办学纪实 品质建设一直在路上——庐江县庐城镇中心学校办学纪实 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记阜南县第一小学教师卢志银
02版:教育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54期  总第233期  2017年09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4期  下一期
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记阜南县第一小学教师卢志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7-09-13 14:20


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
——记阜南县第一小学教师卢志银
简介   卢志银老师是阜南县第一小学的第一党支部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2016年9月,卢志银老师响应上级号召支教,他陆续婉拒了中心校少年宫和条件较好的李城学校的工作,坚持到条件艰苦的张小集小学支教,并说:“我是来支教的,张小集小学条件差,生源不好,我要竭尽所能为这所困难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锦上添花固然好,但人们往往更需要雪中送炭。”
 李娅妮  吴雄峰
  通讯员  王明凤
在阜南县张小集小学的校园里,时常能听到一个浑厚、富有磁性的男高音教唱声音,那是来该校支教的卢志银老师在教学生们唱歌,他虽然人过中年,鬓角上添了几丝白发,但却掩不住他身上的那股青春、阳刚的气息。


卢老师支教的阜南县张小集小学,由于学校教师少,一般两个人教一个班,非常辛苦。当该校刘校长为音乐课没人代发愁时,他又主动接受了六个年级的音乐课教学。据介绍,卢老师刚来时,学校没有地方午休,工作一天就是站一天,年轻老师都时常吃不消,而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没事,就当我锻炼身体了!”
在采访中,我们更是看到了一个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朴实无华的基层教师形象。卢老师无论在学校管理方面还是教学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和教学理念给张小集学校带来了质的变化,但他说话做事却很低调,凡事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他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胜于言教”,甚至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指导年轻教师备课,帮助他们下载或制作课件等。
卢老师时刻不忘率先垂范,本学期开学张小集小学便开始要求课间跑操,但没有坚持几天,就有不少同学下队,仅五年级就有三四个。卢老师马上就回到班级,询问同学为什么下队,有说腿痛的、有说肚子痛的……看到这个情况后,他语重心长地教育了同学们:“如果真是身体不适,可以请假,如果是没病装病就不好了,你看看咱们学校的老师都在跑啊!课间跑操是多好的活动啊,能增强体质、磨练意志,你下队了,就有损班级形象。我们都要有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是吧?”而且学生们告诉记者,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卢老师以前得过下肢深静脉血栓,且做过支架手术,腿一直肿着,后来才发现卢老师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坚守课堂,坚持跑操,从没有见过他下过队、请过假,全校的师生都很受鼓舞,心中再没有无故下队的想法了。
可想而知,卢志银老师就是这样时刻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同事和学生们,这些事在一般人看来可能都是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但是常言说得好:一滴水也能反映出太阳的光。采访中卢老师对记者说道:“事情虽小,但我觉得只要对学校教育教学有利,对老师、学生有影响,就应该去做。”教师的亲和力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体现。卢志银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亲和力很强的人,他平等地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在谈到怎样转化后进生时,他指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后进生并不可能全差,一无是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有的有精湛的演技,有的有响亮的歌喉,有的有令人赞叹的球艺或劳动才能。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多表扬就会有转机。”
据介绍,上学期的转学生张文林同学,一开始摸底考试和前两次单元考试,都没能超过10分。一次课间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打乒乓球,发现这个同学身手不凡、反应很敏捷。他就抓住这个机会及时鼓励、关心和表扬,积极与张同学建立友谊,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不仅在生活上予以关心,而且无偿给予辅导,帮他夯实基础。从那以后张文林上课认真听了,作业不会做也敢问老师了。接下来的几次考试,张文林都有进步。卢老师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每个学生家长打电话,他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都了如指掌,以便及时给予他们关爱,他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着每一位学生。
我们的国家发展现状决定着我们的农村教育现在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较低,造成孩子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或由于成绩一直都不好,一部分孩子会选择辍学,导致辍学率较高等等。这些问题使得改革和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更加任重而道远,过程更加艰巨。但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卢老师这样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老师,我们的社会才会有各类人才,基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才有了希望。正是一位又一位“卢老师”把成熟的基层教育带入农村学校,领着困难地区、困难学校的孩子看到天有多高,海有多深,梦想——可以有多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