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走进“源课堂”——从教室走进大自然的故事
08版:教育研究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56期  总第241期  2017年11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6期  下一期
浅谈德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7-11-17 08:54

浅谈德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合肥市蜀山区教体局   裴章云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里[教基〔2017〕8号],明确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由此可见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让小学美术老师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作为一名美术教研员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课题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教师备目标
教师备目标,是指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寻找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即备德育目标。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确立德育教学目标,目的是希望教师在上课时要根据德育目标去选择德育内容进行渗透。
课程标准里提出了“三维目标”,特别是第三个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在实际操作中能认真执行的屈指可数。因此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如果能要求老师们在备课时就能写好德育目标,且不能少于两点,这样对老师来说就是一种提醒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督促,有利于德育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后来在我的要求下,老师们在备课时注意了这一块,例如:金老师在备《巧用对称形》这课时,她提出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事实证明,老师们备课想到了,在上课中也就注意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如果每位老师在备课时都能将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将是实现美术学科德育化功能的最佳途径。
二、学生背口诀
我国古人早在几百年前就以《三字经》《弟子规》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 ,《三字经》的内容涉及广泛,既有为学为人之道,又有历史典故,堪称“蒙学之冠”;《弟子规》内容较单一,主要讲为人处事的一些行为规范,侧重修身养性。古人尚且知道用德以规去教育孩子,作为后人我们更应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它发扬光大。
因此为了让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利用“学生背口诀”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为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我认为这些口诀既要朗朗上口,又要有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学科特点。这些顺口溜要求学生课前课后必读,旨在要求学生每节课要把这些规则牢记在心,最终形成优良习惯,养成优秀品质。
当然这些顺口溜只能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较为实用,它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成长情况不断地提炼改变。孟子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所形成的范围内活动。人们要遵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个人更好地发展与进步。如果学校没有校规,时间长了,学生会形成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因此学生成长离不开规则,老师们要让学生了解规则,运用规则,遵守规则,成为礼貌社会的小主人。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好操作,最主要的是能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上课四渗透
是指在美术教学的四个领域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种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现这个领域,可以向学生渗透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等。又如在综合探索领域可以向学生渗透顽强勇敢、大胆探索等内容。
“上课四渗透”没有具体要求老师渗透什么内容,而是给出空间,要求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及不同的教学个体去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力争找到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交汇点。
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现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品德意志和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得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因此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德育和美术教育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上课四渗透”其实就是对“教师备目标”的一个具体实施和推进过程。
四、课后须评价
再好的方法与模式还是要老师们去执行,为了确保老师们在上课时都不忘德育渗透,最好还是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一是便于学生牢记德育内容,二是对美术老师在课堂上有没有实施德育渗透也是一种监督。鉴于此,我带领课题组的成员们设计了一本“小学美术课堂学习评价簿”,在评价簿里我们设置了自评、他评、师评,在自评里有一条需要学生写的就是“我懂得了……”,这一条的设计目的是检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明白的道理,此条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多少都能起到督促的作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除了以上几点方法以外,在现实教育中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等因素影响,每位老师的渗透途径与方法难免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本着“教书育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学科中适时地渗透德育,实现德育学科化,必能真正发挥每位教师的育人功能,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实现全员育人和全科育人。
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道德看守孩子们纯净的心灵,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菁菁校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