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走进“源课堂”——从教室走进大自然的故事
08版:教育研究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56期  总第241期  2017年11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6期  下一期
走进“源课堂”——从教室走进大自然的故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7-11-17 08:55


走进“源课堂”
——从教室走进大自然的故事
□合肥市新农小学   钱朝阳
转眼间,站在三尺讲台上已十九个春秋,备课与上课是我每天都要做的工作,细数这里面的一个个故事,记录了我教育生涯的点点滴滴。最难忘的便是那一次习作教学的备课与上课的经历……
备课困境——“山重水复疑无路”
手中是一本苏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材,我正在为习作5备课。时间已近凌晨,我却没有丝毫睡意,不禁掩卷思索,这篇习作的要求是仿照例文写一篇关于植物发现的研究报告,由此生成了一个问题:作文内容的确定即学生发现了什么。关键是要先有所发现。可以说,如何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从而发现问题是这篇作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可是,如今学生习惯了教室学习,对于到自然环境中观察通常是走马观花,很难有真正的发现。
结果,他们在写作中往往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就像失去阳光水分的花朵一样枯竭。我该如何去做呢?整夜思索苦无结果,上班那几天我也一直在为如何进行这篇习作的教学而苦思冥想。
校长引领——“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3年5月9日,合肥市庐阳区名校长程仕中来到了新农小学。随后,他对我们说:“这儿的孩子们内心安静,伙伴认同好。”接着,他走进原野,不断观察周边的自然环境,并提出看法。老师们觉得很新奇。一天下午,他在教师大办公室的黑板上写下五个关注:“关注自然环境对儿童生命的哺育;关注内心安静对儿童发展的孕生;关注伙伴认同对儿童人格的涵养;关注域源课程对儿童学习的植根;关注学生自治对儿童知行的引领。”老师们有些茫然,期待着他进一步表述。
第二天下午,在全体教师会上,他就学校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陈述了当下城市化进程中儿童与自然环境的隔离,乡村环境中——特别是他感受到的新农小学孩子们内心的安静,以及伙伴认同对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他批判了当下国家课程仅剩下知识的传授,而且已经固化为死知识。他说,我们渴望源于学校现场的“源课程”产生,激活国家课程进而使其校本化;我们要关心学生,特别是乡村儿童的生存状况,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教育去加以改善,等等。
改变思路——“无边光景一时新”
于是,我把备课放进了自然环境中,寻找周边适合的林地、草木、小溪等,静静地观察着。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和兴趣,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说了许多中外名人的例子,如达尔文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研究提出了进化论,鲁班通过对一片叶子的观察发明了锯子,诸葛亮通过对天象的观察才有草船借箭的神机妙算等等。此外,我在查阅很多资料和请教科学老师的基础上,以《有趣的植物》为题图文结合地给学生专门开了个讲座,介绍了自然界种种有趣的自然现象。内容有寄生的植物,吃荤的植物,会运动的植物,种子传播的奥秘,胎生植物以及石头开花等等。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一段段新奇的文字,吸引了一双双闪亮的眼睛。学生在看了这些图文并茂的有趣现象之后兴趣盎然,有学生问我,真有这么回事吗?我告诉他们,自然界有无穷的奥秘等着你去发现,只要你想去观察,只要你善于观察,你就一定会有所发现,并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看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这些都是别人的发现,想不想有自己的发现?”“想!”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从那洋溢兴致的表情中可以发现他们想去观察的欲望强烈。
我开始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并告诉学生要先选好观察的对象:校园、学校周边林地、草木、小溪等或是家庭附近的一两种植物都可以,确定观察要点:特点、作用等。我提醒学生们在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听,用鼻闻,用手触,更要用脑去想,用心去思考。学生们边听边点头,仿佛若有所悟。接着,我要求学生随时记录自己观察中的发现或者疑问,哪怕是非常微小的细节也不要错过,记下之后再进行研究。最后,我鼓励学生:“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同学们有心、用心,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发现。”
仰取俯拾——“百般红紫斗芳菲”
一周后,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一个交流会,让学生把自己这一周来的观察收获进行一个简单交流。因为对学生的观察与发现我心里有些担心,怕他们没有收获,所以想摸摸底,初步了解一下情况。将近有一半的同学兴奋地举起手,我非常期待地倾听起了他们一个又一个的发言。有的说:“我发现了学校的香樟树可以防治蚊虫。”有的说:“我发现了小树林里的树叶更绿了。”有的说:“我发现了仙人球中能贮水。”“我发现学校操场边的牵牛花会变色。”“我发现了含羞草害羞的秘密。”……
其中有两个学生的说法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发现我家楼下的大树被砍伐后,树上的年轮北边长得很密,而南、东、西边却很稀疏。”另一个同学说她家里的一盆兰花向阳的一边很茂盛,因此这盆花就歪向了一边,后来她妈妈把这盆花转了一个方向,一段时间以后,两边恢复了对称,又重现了往日的美丽。
通过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及我对行文组织的要求,学生针对自己准备的大量材料进行了整理,写出了一篇篇质量上乘的作文。在同学的笔下你能感受到他们发现的乐趣,字里行间闪动着智慧的光芒,呈现出缤纷迥异的发现。可以说,找到了大自然这个写作源泉,学生有话可说了,也有话想写了,这次作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自然是培育灵性的地方,乡村环境中事物的灵性犹如地面的岚气,随处可遇。只要我们一直坚持着“守候儿童,守候自然”的原则,它会不期而至……

 

希望的眼神    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中心小学    李  收/摄
生活即教育    长丰县长师附小    梁战友/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