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 华 牛背上的娃 雨润二月 “票证”记事
16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79期  总第234期  2019年03月28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79期  下一期
“票证”记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3-28 13:47

 

 
“票证”记事
□六安市解放路第二小学  李  伟 
说起“票证”年代,相信许多人对它并不陌生,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几十年过去了,那带着人间温馨和情结的“票证”年代,仍清晰地在我的脑海里时隐时现,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怀旧之情。一个个春花秋月的轮回,盘结成一道道凝重的年轮,在那个惊心动魄、多变的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购物一律凭“票证”供应。粮票、油票、煤票、布票、肉票、豆腐票等在那个年代应运而生,那时,大家一旦发了工资,家家户户都要把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筹备齐了,其它开销就不主要了。
那个年代,城市和农村有着天壤之别,城市居民生活享有许多优惠,靠一份工作和工资过日子,过着逍遥舒畅的生活,而农民,靠的是一亩三分田,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庄稼收成养家糊口而生存。那时,许多农村人渴望挤进城市,那个年月,如果能为农村人解决一个农转非是一件挺难的事情,那个年月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和际遇都有所不同,犹如一首由各个年代组成不同的歌,每一个“音符”都带有时代的烙印,让人回味,令人感慨。五六十年代,那时工作都有组织安排,个人没有选择的自由,要求“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大学毕业要求“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服从祖国召唤”。在用人选择上,个人才能被放在了第二位,政审则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记得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工厂停工、学校停课,此后,广大“知青”响应毛泽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背上行李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插队”。我的小姑赶上了那个年代,也是“知青”中的一员,那时的农村一片荒凉,农民生活贫穷节俭,小姑到农村“插队”后,和农民同吃同住,住在简陋的土墙草屋里,生活极其艰苦,样样农活从不会到学会,起早贪黑忙农活,一天挣的工分只有几毛钱。那时,上大学、招工、进城要靠推荐、审批、政审,那时,普通老百姓的子女到农村“插队”后要想招工回城很难!小姑在农村一待近六年。
我的童年是在一所小学校里度过的,虽然没有赶上上山下乡,但在那个年代,学业或多或少受到过影响,印象最深的是“票证”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票证”伴随过我的童年成长,有过一段浓浓的情怀。高中毕业后,大学校门与我失之交臂,起先当过几年代课教师、待过业、做过临时工。为了出路,为了生存、只好摸爬滚打去适应这个社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靠着毅志去打拼、谋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出现了大批“待业青年”,为此,政府开始支持个体经济发展,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从事零售、修理、餐饮等行业的“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从而开始改变了城镇街头巷尾的面貌,上世纪80年代初期招工,以工代干,借调开始显现,工厂里出现了“技术能手”,工资单里出现了奖金,“人才”一词开始广泛使用,人才交流中心应运而生,体制的转变催生出无数的公司。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旧有人事体制的局限早已被打破,停薪留职或干脆辞职下海经商的人也逐年增多,这时,统购统销在全国各地结束,“票证”年代也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光阴荏苒,岁月的年轮一圈一圈重叠,建国七十年来的脚步声犹如一首由不同“词汇音符”组成的歌,每一个“音符”都带有时代的烙印,每个年代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历史,经历过漫漫长夜和一波波人生磨难,留下记忆,让人回味、令人难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