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谷场 教师节礼赞 乡村听夏 蘑菇唱歌
16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88期  总第234期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88期  下一期
乡村听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9-27 09:32

 乡村听夏

□淮南市高皇中学    武    梅
记忆中,乡村的夏,是一场场音乐会,最宜倾听。
当星星还在打鼾,东方刚现鱼肚白,大公鸡们最先用嘹亮的歌声,拉开了一天音乐会的序幕。接着,打击乐开始。锅碗瓢盆叮叮当当,风箱叭哒叭哒。这些声音,单调却不乏味,节奏明快,韵律和谐,透着温馨。
不一会,田间地头的交响乐上演。伴着小虫们的拉琴吹笙,锄地的沙沙声;稻田里哗啦啦的薅草声;扁担呼闪呼闪,吱吱吖吖的吟唱声;幼苗滋滋的喝水声以及喝足水后,脆声声的拔节旺长声……最好听的,要数饮露的青蛙受惊后,扑通通的跳水声。那声音有的清脆悦耳,有的浑厚深沉。从声音中,你都能听出青蛙的性格,或活泼开朗,或内向沉稳。
最热闹的,要数田间劳作时人们的“谈乐”。离得近的,低声细语,是小夜曲,安详和谐;离得远的,高声唱和,是摇滚乐,铿锵明快。庄稼的长势,来年的收成,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又起了新房……这首充满希望、甜蜜、羡慕和自豪的乐章,多半由成年男人们奏响。那些滑稽、诙谐、喜剧化的曲子,肯定由叔嫂们合奏来完成。如果你听到如荷香般朦胧、舒缓、悠扬,又如清泉过石般清越的小调,那是不远处的绿色中,一对青梅竹马的小男女的表演了。这样的表演,大人是不会刻意去听的,感兴趣的是不懂事的孩子。
太阳慢慢升高,会场也搬到了树上。麻雀、斑鸠、黄莺、喜鹊……弹丝吹竹。最出色的乐手当然是蝉,有树下孩子们的伴奏,可更热闹出奇了。你看那一张张被骄阳晒成紫铜色的小脸,在一棵棵树下仰着。手里,要么举着一个顶端粘了面筋的竹杆;要么举着一个顶头批叉,又粘了厚厚的蜘蛛网的长长的高粱秆;也有眼尖的,在长长的秆子上系一个头发丝活扣。顺着“知了,知了”的声音找去,你只要听到一声长长的“吱”的单音,那肥蝉,多半就成了孩子们的俘虏。此时,树下的欢呼声高过了蝉声。蝉被装在各种容器里,惨惨地叫着,听着那更切近的叫,孩子们有一种自豪感吧!可只要“不隆冬、不隆冬”的声音传来,孩子们便一哄寻声跑去,吱吱喳喳,一窝雀似的围住一位挑担的老人,直到嘴里都吧嗒出甜甜的口水来。回头看刚捉的蝉,早在另一树枝上唱歌了。
夜晚的那场交响乐,也值得一听。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饭后,男女老少,习惯挟一领凉席,或一块蒿毡,在打谷场上,错落地铺开。星空下,伴着习习凉风,演奏便开始了。孩子们嘻笑、打闹、追逐,如一群人在练习刚学的锣鼓,嘈杂了些。大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此时,心情舒畅地谈着各种开心事、稀奇事,笑声如浪,一波高过一波,有如欢快的唢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村外的音乐会,便由蛙主演了。水沟、稻田、草地、芦苇荡,到处是蛙的演奏场。咕咕、呱呱、咕呱、咕呱,总听得你热血沸腾,心旷神怡。真所谓“蛙声作管弦”,那热闹是绝不亚于蝉唱的。
等蛙也柔情缠绵起来,偶尔,还会听到远处露天电影的声音,似乎有芦笙吹着的恋歌,慢慢地舒缓、静谧下去了。
最后,只剩下星星无声地眨着好奇的眼睛,窥视着大地的一切,等待下一场音乐会的到来。
只是,离开乡村好多年,听夏也只能是回忆和奢望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