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论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中的应用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3-15 19:30 |
□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 梁晓燕 看图讲述活动是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图意,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运用恰当的词句和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的一种教学活动。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可以通过动画导入和趣味游戏的形式,创设教育情境,引发儿童兴趣。
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将图片、动画、声音等效果集于一体,大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讲述活动的欲望。如中班讲述活动“蚂蚁和西瓜”,教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导入活动,蚂蚁搬西瓜的动态、生动形象的配音以及逼真的音响效果很快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
小班看图讲述《找小猫》活动中,教师在PPT课件里设计了游戏,幼儿点击屏幕上的望远镜,小猫“喵喵”叫着出现,在游戏的愉快气氛中幼儿说出了:“一只小猫在……还有一只小鸡在……”同时也巩固了“上、下、里、外”等方位词。
大班看图讲述《小螃蟹找工作》,教师通过运用白板课件中的“骰子”小插件,请每位幼儿随机抽取一张图片进行接龙讲述,这种不确定性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讲述的热情。
二、抽取素材,便于观察
中班讲述活动《蚂蚁和西瓜》中,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魔术笔”将幼儿看不懂或是想要讲述的画面放大,白板的“放大”功能极大地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凸显细节,将观察的过程变成了“发现”的过程。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将关联的图片信息放在一起呈现,这样可以通过对比的形式帮助幼儿加深理解,使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显示出来,便于幼儿理解讲述。
三、搭建支架,推进表达
在幼儿的讲述过程中,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抓住图片内容提供的线索,构成有情节的讲述是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根据讲述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将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幼儿理解表达。将图片扫描用多媒体思维导图出现,幼儿根据画面提示较好地进行完整表述,优化了讲述效果。
在课件中我们还会插入多媒体符号“对话框”提示幼儿进行对话的描述,当幼儿看到对话框符号很自然地就能想到要表述角色之间的对话。如在组织幼儿看图讲述《国王想要爱》时,做了这样的安排:在幼儿第一次自由讲述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符号进一步的引导幼儿猜想和讨论画面以外的内容:国王生气了,他撕破衣服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在和侍卫们说些什么?……多媒体符号的出现,给幼儿提供了清晰可见的线索,激发了幼儿细致的观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激发了他们大胆的表述。
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地帮助幼儿参与看图讲述活动,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多媒体的介入使幼儿有了看图、思考、表达的积极性。看图讲述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要讲究科学性、适宜性,要不断探究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