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对话中读懂学生 小鸟为啥不叫了 高考作文写作策略探究 静待花香
15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78期  总第233期  2019年03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78期  下一期
高考作文写作策略探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3-15 19:42

 □泗县第一中学  刘明福

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往往因不了解高考作文阅卷的基本规则而显得盲目。本文通过对日常作文教学的评分标准和高考网上阅卷的作文评分标准的比较,指出二者的差异,并提出有效的指导策略,给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与日常教学作文评分标准的差异比较
高考作文阅卷和平常作文批改得分的差异是由高考作文阅卷时所使用的评分细则造成的。高考作文阅卷的赋分由四个部分组成:立意赋分、结构赋分、语言赋分、标点符号和错别字扣分。最终得分由这四个部分合成。评分细则是分别对立意、结构和语言三个部分提出具体的规定,而差异便在这里形成。
1.立意分类赋分的差异
任何一篇作文都可以形成多种立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各自人生经历的不同,对生活的理解的差异和积累素材的限制,往往会形成或选取不同的立意进行写作。在日常的作文训练的批阅中,教师依据《考试大纲》的标准,只要符合题意的扣题作文,立意在得分中不形成差异,各种立意是不分层次和高低的。但在高考的作文阅卷中则不是这样,它区分不同层次的立意,评分细则一般把立意分为四类,只有一类立意才可以给出50分以上的作文,其它立意则依一定的梯度降低赋分。
2.文体规范的赋分差异
当前的考场作文对于文体的要求往往自由度很大,很少有限制单一文体的,因此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文体规范要求不高,批阅作文时文体不规范、文体不明确、文体童稚化、文体异化等错误现象往往被教师忽略,而在高考阅卷中对文体的规范要求非常严格,上述的文体错误现象往往被中心组要求压低赋分。再者,在文体选择上不同的考场作文题会形成一定的文体倾向,不是所有的作文题都适合写任何一种文体的。
3.语言文采的赋分差异
对于语言文采的赋分,高考阅卷与日常教学的批阅也是有差异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评分因为不形成立意分类的差异,只要是符合题意的,语言很有文采的就可以打出一类卷的高分;而在高考作文阅卷中,由于有立意分类的差异,加上不允许跨类打分,只有一类立意和二类立意可以打出一类的语言文采分,而三类立意和四类立意是不允许打出一类的语言分的。
二、针对阅卷规则,科学指导考场写作
高考作文阅卷的基本规则“立意优先、文体侧重、语言调节”。如果我们能够针对高考作文阅卷的基本规则进行有效训练,应该可以让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在考场上得到一类作文的赋分。
1.强化审题训练,确认一类立意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审题训练,教师往往只强调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提炼观点的能力,教给学生提炼观点的方法和技巧。面对当今的网上作文阅卷,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教会学生辨析、比较所提炼的各种观点,确认一类立意。若能在审题教学中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提炼观点,并进一步训练学生辨析比较这些观点,确认并选取一类立意进行写作,可使学生的考场作文立于不败之地。
2.增强文体意识,规范文体结构
文体结构的规范性训练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高考作文命题往往是文体不限,致使高中作文教学中每一次作文训练也都是文体不限,一次的作文训练往往会出现多种文体的写作,文体结构的指导和讲评都有一定的难度。久而久之,学生的文体意识必然弱化,文体结构不明确的现象增多,加上近几年受文体创新的影响,文体童稚化、文体怪异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随着问题程度的不断加深,高考作文阅卷对文体结构不规范的打击力度也愈来愈大,甚至对于那些“四不像”的文体往往一票否决。
3.强化语言思维训练,使“文采”和“深刻”结合
语言的文采应该是建立在表现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的,训练学生的语言文采应该和文章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先训练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再训练学生将这些思维外化成有文采的语言。这样既形成了深刻的思想,又展示了语言的文采,使文采和深刻有机地结合。这种语言训练既有助于形成深刻的立意,又能形成规范而明确的结构,更容易在今天的网上阅卷中占据优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