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 唱一腔戏曲 守一方情怀 以绘本为载体的儿童哲学研究初探 小学生语言积累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4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88期  总第234期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88期  下一期
以绘本为载体的儿童哲学研究初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9-27 09:23

 教学初探

以绘本为载体的儿童哲学研究初探
□合肥师范附小二小  高  洁
儿童具有天然的质疑精神,喜欢刨根问底。优秀的绘本蕴含着大的智慧与情怀,其独特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它在发展儿童思维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它通过文字与图画这两种语言的交织,演绎了除文字故事与图画故事之外的第三种故事世界,它既可以浅显到让不识字的孩子通过画面就能了解其中的大概,又能够深奥到有相当一部分图画书,惟有阅历丰富的大人才能感悟出它的厚重与深刻。
一、孩子是个哲学家
在第一次听到“儿童哲学”这个概念的时候,我的脑袋里打满了许多问号。因为一提到哲学,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晦涩难懂的文字、枯燥无味的理论,所以我无法将儿童和哲学这两个看起来相去甚远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学习,我发现正如人们所说——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意大利哲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在他的《孩子是个哲学家》一书里说:“孩子的思考方式与我们大不相同:他们的想法和举动都是突发奇想和无法预测的,随兴而至,走到哪儿算哪儿。”儿童常常喜欢询问一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或事物的起源并刨根问底。“我是从哪里来的?” “梦是什么?” “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吗?”……
的确,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完全可以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发表评论,进行推理……从事一系列即便是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的哲学行为。因此,法国著名儿童哲学家马修斯建议生活在科学世界里的成人们在儿童面前要抛弃优越感,认真倾听儿童提出的哲学、认知或道德方面的问题。同时,理解儿童哲学也是为了帮助成人认识自然,理解成人哲学(或哲学本身)的意义。
二、绘本与儿童哲学
首先,绘本具有哲思性。对幼儿的哲学思维最具有敏感性的是哪些人呢?马修斯曾说过,“答案恐怕叫你大吃一惊。是作家,至少是有一些儿童故事的作家。他们老早已经知道许多儿童会自然地对哲学问题感兴趣。” 在《哲学与小孩》中,他分析了大量具有哲学性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一部非常经典的儿童哲学图画书《森林大熊》,故事讲述了一头熊从冬眠中醒来后所发生的故事。大熊醒来后,发现森林变成了工厂,整个世界都变了样。它开始怀疑自己是在做梦,并且把眼睛闭上拧了自己一把,再睁开眼睛看,发现一切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与此同时,工厂管理员也不承认它是一头熊,而把它当作穿着毛皮大衣的人。随着故事的发展,连大熊自己也怀疑自己是否是一头熊。这个故事所产生的哲学议题至少包含四个:梦与怀疑;存在与不存在;现象与本质;认知的基础。
哲学与图画书是天生一对。哲学,只能是呈现,只能是领悟,所以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来表达,这个最佳的载体与搭档,便是图画书。优秀的图画书里一定蕴含着大的哲学,也迸发出大的幽默,而哲学的思考也为图画书提供了一种大气的精神格局和深挚的艺术情怀。
其次,绘本能为儿童提供无限想象的情境。教育家黄武熊在其《童年与解放》一书中指出,“小孩对世界感到神秘,一则是因为陌生,二则是敏感、想象与创造特质等种种特质。”
作为绘本的构成要素,绘本中的图画并非是文字的补充或点缀,它通过线条、形状、颜色等承担了绘本的叙述功能,成为表情达意的主要媒介,使得即便是不识字的儿童也能透过直观的图画读懂书中的大意,感受到图画书所蕴含的艺术信息。
儿童哲学启蒙教育所关注的是让儿童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呈现出来。利用绘本,透过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对话,教师便可以看到儿童的哲学探究表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