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乐享游戏 探索家园共育新路径 听见“花开”的声音
07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57期  总第235期  2023年06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57期  下一期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3-06-16 13:20
教学实践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砀山中学  朱文芝
深度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深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断摸索创新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取长补短,进行深度教学,以实现语文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深度阅读的意蕴
深度阅读的精髓在于“阅”字,是一种用心的审看,带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最后将“阅”到的知识内容融汇于心,提炼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再发散出来,形成自己的行事风格,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阅读才能真正发现并理解一本书的精华,我们将这样的阅读称为“深度阅读”。在深度阅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整体文化素质也会随之提高。
二、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教学实践
(一)在阅读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理念的施行。传统文化注重伦理道德,推崇礼仪之道,其本质内涵在于提高国民思想道德水平。学习传统文化应该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以便让它们保持活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如必修上册所涉及的《论语》篇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蕴含着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层面不同的价值取向观念。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熟悉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环境,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了解四人不同的政治理想,通过孔子针对四人的回答作出的不同评价(哂、赞、惜、与)来进行分析讲解,进一步带领学生探索孔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课文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据此进行进一步的课后扩展,如孔子所言的“仁”和“礼”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可实现的现实意义,让学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不同角度来进行思考回答。
传统文化中蕴含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文化内涵不容忽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高中语文作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学科,教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进而为社会培养出坚定文化自信的建设性人才。
(二)注重文本细读,合作探究,体验作者情感
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与深度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有机会展开合作探究,将学生的情感带入文本,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程内容。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以必修下册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调查别里科夫的死因。8人一组,学生们仔细阅读文本,并进行四个方面的调查:案发背景、现场勘探、人员档案资料以及相关人员采访。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并进行合作探究。每个组各派一名代表宣读“结案报告”,对结案报告中的不同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将会对结案报告中的不同观点进行点评。经过全体师生的深入讨论,最终裁定:别里科夫的死亡既是他杀,也是自杀。沙俄人民应该勇敢地反抗沙皇的残暴统治,摒弃一切腐朽的旧制度,让思想重新焕发活力。
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细读以及严谨的分析,使得自身理解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进而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三)拓展阅读,提升思维,促进探究感悟
学生在进行深度探究时,不但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来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问题。高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为此,应鼓励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寻找课外书籍材料予以帮助理解。
以苏轼的《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为例,当学生读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时,不知该怎么理解,反复诵读也难领悟作者的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教师这时可以把余秋雨的《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等课外书籍推荐给学生。通过阅读,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希望像诸葛亮一样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希望像庄子、陶潜那样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与僧人往来亲密,在禅学方面非常精通。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又把人生思想和政治思想区别对待,采取“外儒内道”的形式,把二者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人生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一面,又有齐生死、等是非虚无消极的一面。这首词中既有苏轼建功立业的愿望不能实现的伤感,也有伟丽河山、丰功伟绩激起的豪迈奋发之情。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开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所以,通过拓展阅读,以“内引”“外联”的方式来推动理解,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对文本的探究感悟。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度教学,不仅是在教育大改革的发展环境下对教师教学能力以及知识素养的考验,同样也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与文化内涵,提升自身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