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量感的“五重”策略 “红领巾奖章”争章融于云端少先队活动路径模式的探究 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05版:教育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77期  总第243期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77期  下一期
培养学生量感的“五重”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4-07-01 15:41

培养学生量感的“五重”策略
□怀宁县振宁第二学校  彭小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加了一个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量感”,这表明培养量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培养量感?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从“辨”“联”“做”“估”“思”五个方面对量感培养策略作初步探讨。
一、重“辨”,认识度量本质
“课桌有多长”这节课,教材创设了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课桌长度的开放性问题,之后引出冲突“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通过教学让学生发现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就不同。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故事,让学生再次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度量的本质:“度”指统一单位,“量”指用单位量。
史宁中教授说过,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数学语言,是人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培养量感,直观感知是基础,从直观感知过渡到度量感知是关键。所以,培养量感,首先要认识度量的本质。
二、重“联”,促进知识迁移
数学源于生活,量感也源于生活。教师要深入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量感素材,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分析思考,将不可见的抽象量感具象化。
(一)联系生活用品
“克和千克”这一课,教材呈现的生活物品,大部分很难在课堂上展示,也不便于学生在课堂上感知,可远观而不可操作。培养量感,仅凭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体验物品有多重,比较物品质量大小,才能深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区别和关系。
因此,教师可将“克和千克”例题中的生活物品改为身边的一瓶纯净水、课桌上的一块橡皮擦、一本数学书、一个书包。轻重的感觉只有比较才能知道,让学生掂一掂“一瓶纯净水、一块橡皮擦、一本数学书、一个书包”,然后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就地取材,使学生体验更便捷,感知更深入。
(二)联系生活常识
教学“年、月、日”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短片,向学生展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观看视频后,引导学生发现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的规律。让“二十四节气”开拓学生学习时间知识的视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重“做”,丰富量感体验
实践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数学智慧从动手开始。培养量感,需要在动手“做”中先感知单位量或参照量,再通过持续地“做”来丰富量感体验,最后获得更加精准的量感。
如教学“一分有多长”时,可以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做一做”和“玩一玩”,让学生逐步感知1分时间的长短,形成1分时间的表象。
(一)看一看
请学生观察钟面上的三根针,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发现:三根针长短不同,三根针粗细不同,三根针走的快慢不同。
(二)数一数
(1)感受1秒
通过听嘀嗒嘀嗒的声音,发现这个嘀嗒声与秒针有关系,嗒一声经过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认识1秒后,让学生想一想1秒里能做一个什么样的动作(可以拍一次手,也可以点一下头),在“做”中感知1秒。
(2)感受10秒
为了丰富“做”的方式,在学生跟着嘀嗒声带动作数5秒、10秒之后,教师可以播放亚洲飞人苏炳添的比赛视频(9秒83),让学生带动作数一数苏炳添跑完100米的时间,感受10秒时间的长短。
(3)发现1分=60秒,感受1分
播放一段1分时间的音乐。要求听的时候,同桌合作,一人观察钟面上的秒针走的变化,特别要注意秒针从哪里开始,到哪里停止;另一人观察钟面上的分针走的变化。让学生在观察、感受中发现:秒针走1圈,走了60秒,同时分针走1个小格。总结1分=60秒后,全班学生跟着秒针的嘀嗒声,一起带动作感受1分的时间长短。
(三)做一做
课件出示:折纸、画画、读文章、背口诀、写字。为了更深刻地感知1分有多长,教师可以让学生选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试试自己1分能完成多少。
(四)玩一玩
检测效果时,请学生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感受1分时间的长短,估计到了1分就悄悄地举手并睁开眼睛,比比看,谁估计得最准。
在“一分有多长”的学习中,学生在多感官、多方式的“做”中充分体验感知1秒、1分的长短。在计量单位的学习中,建立“一个单位”的量感非常重要。若将“1分=60秒”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很难理解1分有多长。体验越充分、越丰富,学生对量的感受就越深刻。
四、重“估”,积累活动经验
善于估测,能合理运用估测策略解决测量中的实际问题,是量感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估测需要寻找参照量,脱离参照量的估测只能是猜测。
常见的参照量如:图钉的长度约为1厘米;手掌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称之为一拃长,约为1分米;等等。这样有了自己的参照量作为估测“法宝”,那么填写“黑板的面积大约是4(    )”时,学生自然会用平方米作单位,因为很多学生估测黑板的面积会想到用小方桌的面积去度量。
五、重“思”,运用转化思想
吨、平方千米等超大量感的建立,或不便于测量的物体的量感建立,都无法直接体验感知,但是可以在与同类量换算或等量替换中感知。历史故事“曹冲称象”中所用的方法就是“等量替换法”。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在灯泡壳里装满水,再把水倒进量杯,“算”出了灯泡的容积。这里,爱迪生用的也是“等量替换法”。
“有趣的测量”这一课,教材首先提出问题:“要测量石块的体积,不能直接用公式,怎么办?”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实验,寻找方法:学生将石块放入水中,石块的体积就等于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水是在长方体的容器中,那么这里的水就是一个长方体形状。根据长方体公式,测量出水面上升部分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
总之,培养量感是一个长线的过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课堂上不断地重“辨”,认识度量本质;重“联”,促进知识迁移;重“做”,丰富量感体验;重“估”,积累活动经验;重“思”,运用转化思想,帮助学生构建单位量感,建立参照量感,丰富超大量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