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说明文动起来 做一名这样的老师 一个都不放弃 一分钟能干什么 巧用“激将法”
07版:学科拾贝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3期  总第248期  2009年09月1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期  下一期
让说明文动起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滁州市琅琊路小学 李鹏飞 日期:2009-09-11 00:00

        说明文,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一些创意举措。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利用电教、激起兴趣。利用电教媒体,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正符合少年儿童好奇、富有想象力和以直观形象物为出发点的智力发展特点。 
        如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太阳》,开始上课时,我就播放同学们熟悉的《七色光》这首歌,同时让学生观看电教课件录像片,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在谈到太阳的巨大作用时,我引导学生从反面理解,播放课件录像片:没有太阳,世界一片荒凉。再配上乐曲《江河水》这些音画交融、声情并茂的直观信息,把学生的兴趣、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使学生争先恐后,甚至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种种感受。
        二是情境设计,寓教于乐。小学生都喜欢游戏。在玩中学,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他们不仅从游戏中获得知识,更能提高能力。
        在教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鲸》时,我通过一个小故事把学生引入主题,同时让学生表演鲸和蟹将军争吵时的情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表演中让他们攻克“鲸是哺乳动物”这个难题。在学生充分的表演练说之后,我让学生把蟹将军和鲸的争吵写下来。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玩”中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是抓住特点,培养能力。我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进行分组竞赛。根据说明文特点,创设不同情境,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其兴趣。如《太阳》这篇说明文,我结合课文特点并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知识竞赛,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在说明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爱表现的特点,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所介绍的东西来介绍自己。如教《太阳》一文中,我让学生自己表演太阳和万物的关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参与探索和思考实践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老师应多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总之,针对枯燥乏味的说明文,教师应在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