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考 深入教学实践 培养符号意识 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水平之我见
06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53期  总第234期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3期  下一期
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水平之我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7-09-07 08:52

教学反思
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水平之我见
□东至县官港镇中心学校  程启元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由此可见朗读在小语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抓好学生的朗读,使学生从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有美的欣赏能力,生成美并创造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教师经过自己精心准备,深入地体会作品丰富的内涵后,为学生范读,给学生树立一个爱读书、爱朗读的好榜样,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在范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苹果里的五角星》时,我提醒学生朗读时注意展现小男孩心中的自豪和急于表现自己的心情,学生通过模仿老师朗读时的语调、表情、手势等,读出了切苹果前后我由平静、不屑一顾到惊奇、感叹不已的情感变化,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就上了一个台阶。
二、加强朗读指导,传授正确的朗读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不光要重视朗读的训练,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指导学生读好重点词语、句段,要注意引导、点悟,同时要注意艺术性。朗读既是一种语言活动,又是一种言语艺术,因此,要求学生运用准确的语音、合理的停顿和语调朗读课文,并表情达意。
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蚕姑娘》中,蚕的几次生长变化,分别用了“醒了,醒了”、“成了,成了”、“变了,变了”这些连续反复的词句,在学生朗读时我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押韵、语气整齐、和谐有节奏的特点,运用合适的停顿和语调读出了人们对蚕姑娘的喜爱和对蚕姑娘长大和变化感到喜悦、兴奋的心情。
三、创设情境,设计各具特色的朗读形式
朗读要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朗读形式常见的有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如朗读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女同学读前半部分,学学槐乡“小姑娘”用槐花打扮自己;让男同学读后半部分,学学槐乡“小小子”享享口福。学生们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读出了槐乡孩子对槐花的喜爱,读出了槐乡孩子的天真烂漫,从而深深地喜欢上了朗读,同时也提高了朗读水平。
四、熟读成诵,体悟意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反复读,直至成诵,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知晓了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问银河》,全文语言流畅,富有童趣,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我让学生先熟读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前四个自然段在表达形式上的共同点,先逐段背诵,再全文背诵,最后配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的意境,读出对大自然的好奇、探究心理。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如能调动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加强指导,注重朗读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