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上生白霜 你可以不知道 但不能不明白 湿地散章
08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60期  总第234期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60期  下一期
瓦上生白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7-12-27 14:48

瓦上生白霜
□寿县教育局   马从春
冬日的清晨,薄薄的阳光穿过尖尖的树梢,落在瓦楞上,一只鸟雀惊起,脚底一滑,跌落一层泛着银色的白霜。
瓦是青瓦,霜是白霜,极妙的色彩搭配,构成一幅经典的水墨丹青。旧时在乡下,住着那种红砖青瓦的大瓦房。冬日早起,我喜欢看屋顶的瓦片上有无落霜。找来一个自制的竹梯,噌的一声蹿到房檐旁边,手指在瓦片上轻轻一拨拉,一层霜晶,白糖般落在掌心里。舌尖儿舔一舔,冰凉而无味,心欢喜,眉间一笑。无味亦是一种味,季节的味道。
屋顶的麻雀,最识瓦上霜的滋味。晨光熹微,它们便早起,三三两两地落在瓦片上,追逐嬉闹。秋天已经走远,一些枯枝残叶遗留在房顶,间或有鸟羽落下,随风翩翩起舞。一只调皮的小麻雀站在旁边光秃秃的高大杨树上,嘴里衔着一枚红叶。半晌儿,或是受不了众鸟的挑逗,只那么扑棱棱地一飞,便加入屋顶的麻雀大军中。它们或悠闲伫立,或来回踱着方步,或彼此打闹,刹那间,脚下的白霜沙沙作响,芦花般纷纷扬扬从房檐边洒下。
无雪的冬日,白霜是无处不在的。柳树落满霜华,长长的柳条儿青绿中透着一点晶亮;几株桂树寂寞地站在那里,顶着晨霜,怀想昨日的馥郁芳华。经霜的枫叶愈发红润,仿佛谁家不胜酒力的女子,微醺的婀娜姿态风情万种。地上的枯叶、瓦砾、稻草、泥土上,皆为白霜覆盖。农家的院落旁,几只肥硕的母鸡不时地啄着,惹得附着在上面的晶莹洁白的霜华簌簌而落。
瓦上霜,虽极美,却代表着一种青春易逝的忧伤。唐人张籍在《赠姚怤》一诗中说:“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石中泉水,长流不止,瓦上白霜,却倏忽而逝,不得长久。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读〈老子〉》诗里也说:“人生忽如瓦上霜,勿恃强健轻年光”。瓦,是坚实的瓦,霜,却如流星划过夜空,虽绚烂精彩之至,然终究过于短暂,瞬间消散。生命似落霜,人生易老,韶华难再,且过且珍惜。
霜落故园,我心戚戚。新翻的土地,软绵绵的,父亲挎着大竹篮,一边哼着听不懂的小调儿,一边撒播麦种。母亲在伺弄菜园,一畦畦墨绿的乌菜舒展嫩绿的身子,安详地睡在初冬的阳光里。有风吹过,她乌黑的头发中丝丝白色若隐若现,分不清是白发还是霜华。
这是童年记忆里抹不去的一幕。如今,每每身在异乡,故乡的霜,总会滴落在同样的梦境里。冬天已至,霜华又落,故乡那小院中红灯笼似的柿子是否在枝头轻轻摇曳?那门前池塘里是否残荷犹在,仍然碧波幽幽倒映着夕阳的斜晖?
瓦上生白霜,抖落的,却是那份千古不变的浓浓乡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