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光芒照亮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03版:班主任驿站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62期  总第234期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62期  下一期
让爱的光芒照亮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8-01-30 14:26

让爱的光芒照亮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编者按  孩子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无疑起了主导的作用。而班主任则犹如一个个灯塔,他们用爱的光芒引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他们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亲切的举动,都会产生想象不到的力量,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本期班主任驿站,我们一起走进淮南市田家庵区第16小学,看看该校班主任如何用爱灌溉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特别点评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淮南市田家庵区第16小学校长    孔    庆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个个纯洁的灵魂。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微弱的闪光点,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用真诚的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前进的动力。在田家庵区第16小学,每一位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了最无私的爱,他们经常鼓励、帮助、督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们增强自信心,他们深知爱的力量与魅力,处处用爱的光辉温暖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
爱是教师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它时刻帮助每一位班主任去塑造一颗颗美好的心灵。班主任的爱心与智慧可以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愿每一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播撒爱心,让爱的光芒照亮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在付出中收获 在实践中成长
□二(5)班班主任    董心洁
2015年,我进入了田区十六小,今年已经是我在学校的第四个年头了,我为自己能够成为学校青年教师中的一员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学校里,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一直以学校提倡的“敬业、爱生、博学、善导”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
“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我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让学生们看到老师对待工作认真的态度,从而让学生们能够以同样勤奋的态度面对有时枯燥的学习生活。
“爱生”是每个教师必备的首要条件。我爱我的学生们,不论他们成绩高低,表现好坏。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人才的需求五花八门。成绩已经不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更不是首要标准。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让学生们每天能够快乐地享受校园生活,让学生们能够到家后卸下书包开心地对家人说:“上学真有意思!”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为青年教师,更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耐心从容地去引导学生。未来的日子我也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践“言传身教”,希望我的学生们在长大后回忆起自己的小学生活,还能够感受到如今我们每一天共处的温暖。

 

 

你是我的“小确幸”
□二(3)班班主任    叶玲玲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词“小确幸”,它是指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确切的幸福,是流淌在生活中的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学生带给我的“小确幸”,那一个个听起来平平常常的故事,一个个貌似毫不起眼的学生,一个个看似随处可见的瞬间,无时无刻不在温暖着我柔软的内心。
带上届学生的三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母亲身患白血病,我几乎每天都奔波于学校和医院之间,疲惫不堪。在母亲生病的日子里,班上学生变得异常懂事。安妍宇说:“叶老师照顾生病的妈妈,我们要多做课外题,成绩决不能下降”。李俊龙给远在上海的我发信息说:“叶老师,照顾妈妈辛苦,但您千万别丢下我们,我可以帮您改作业,分担工作。”刘欣说:“老师,这次科技节,我们几个班委都策划好了,您不要操心,好好照顾妈妈吧!”……学生们纯净透明的水晶心,犹如芳醇可口的良药,医治着我的悲痛,陪我度过了人生的最艰难的时期。
学生们用语言,用文字,用动作,用微笑,用爱,让我的生活漾出涟漪,一圈,又一圈,圆润而温馨,就是这样的小确幸如春风拂过,足以温暖我心,它让我忘记悲痛和疲乏,轻轻地,或者开怀地,或者泪流满面地笑……

 

 

批评无声 惩罚有爱
□六(8)班班主任    唐露露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认为:“表扬是爱,适当的惩罚也同样包含着对学生的爱。”而且,从教育的效果来看,惩罚往往比表扬更深入人心,更能激发学生行为的原动力。
一次语文课上,由于春困人乏的原因,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一个功课不错但不善表达的学生小声说话,我严肃地把他请了起来。他耷拉着脑袋,脸涨得通红。“该罚吧?”他无可奈何地点点头。我想,六年级了,学习非常紧张,利用这个机会轻松一下吧!我郑重其事地说:“罚你做个鬼脸!”全班同学都愣了,继而大家的眼睛里放射出了异样的光彩。这个同学特别老实,性格内敛,但很有人缘,他开始紧皱双眉欲哭无泪。我和其他同学不断地鼓励他,果然,片刻沉寂之后,该同学大步跨上讲台,大大方方地向全班同学做了一个鬼脸,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困意全消。同学们在日记中称这是“新鲜的惩罚”“友善的惩罚”“无痕的惩罚”。是教师用罚唤醒了学生们昏睡的心,让他们理解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理解和平等,让他们体会到了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拳拳之心。
批评无痕,惩罚无声。符合客观规律,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就让我们惩罚学生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师爱吧!

 


倾听学生的心声
□六(2)班班主任    姚    玲
一天上午,我校进行英语期中考试。考试结束后,监考我班的一位教师气愤地跑来告诉我,我班一个叫李晓彤的学生作弊,把英语书放在课桌里抄袭,这个学生不但不承认,还狡辩。
我立刻找来李晓彤问个究竟,谁知她坚决否认。我气不打一处来,强忍怒火,听她着急地一遍又一遍地解释:考前自己曾摊开英语书复习,后来考试开始了,来不及收到书包里,就那么摊着放进课桌下的抽屉里,结果被监考老师发现……看着她涨得通红的脸,听着她带着哭腔的解释,我平静下来,或许真如她所说?我思虑再三,为了不冤枉她,决定让她把今天发生的事写下来。
下午,李晓彤主动交来一个本子。她在本子上详细地描述了事情的经过,跟上午所说无异,最后一句“老师,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我”使我陷入深深地反思之中。是呀,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学生?后来我真诚地向李晓彤道了歉。
我们往往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坚信自己看到的就一定是事实,要知道假如学生因此蒙冤,也许以后再也不会相信教师的话了,所以倾听学生的述说和解释是多么重要。倾听,正体现了人格的尊重和信赖,体现了教育的公正和公平。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我们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耐心等待 花儿总会开
□一(3)班班主任    魏文静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孩子们不同的个性注定了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给予每个孩子真诚的爱。
9月份开学后,我接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孩子们天真可爱,每天都会给我带来欢乐。可就在第一次单元测试后,我才发现他们带给我的不仅是欢乐还有“惊讶”。我们班有一对龙凤胎,从课堂表现来看两个孩子思维敏捷,也常常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妹妹却不能看到哥哥受表扬,更不能看到哥哥的单元测试比自己好,不然不分课上课下就在教室里哭闹,甚至撕掉自己的作业本和试卷。和家长沟通后发现她不仅在校如此,在家也是这样。有一次在班级表扬完哥哥后,妹妹又闹开了,我轻轻地把她拉到跟前,什么都没有说,先用纸巾把她快流到嘴巴里的鼻涕擦干净,告诉她其实她不哭的时候特别漂亮,一哭就像小花猫一样了……随后的几次我也一直如此坚持着。现在表扬哥哥或哥哥比她优秀时,她还是会忍不住掉泪,但她也会努力把眼泪收住,在我表扬她“你们看胡小晗今天又进步了,眼泪没有掉下来。”她也开始露出微微一笑。
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应该通过和她一段时间的相处,我真心觉得教师在和学生相处时要放下架子,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使学生们真正地感受到教师是爱他们的。我相信耐心地等待,花儿总会开!

 

 


有一种爱叫宽容
□五(1)班班主任    姚    娟
那是不久前的一天早上,班长告诉我说,许薇薇没有交作业。这可是一个一直努力学习,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找到许薇薇,“你的作业呢?”我严肃地问,因为下午放学就要进行作业检查,我有些着急。“老师,刚才班长发作业,我发现陈晓政的作业上名字被擦过,作业也像是我写的字,可我不敢确定…… ”
当陈晓政站在我办公室门口时,我已经明白了大半。因为陈晓政满脸通红,目光迟疑,一副做错了事的样子。“你为什么拿许薇薇的作业本?”他低着头,一声不吭。我本来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转念一想,要注意方式方法,平时这个学生还是比较乖巧的,应该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刚才要不控制住了脾气还差点错怪了许薇薇,想到这里,我语气缓和很多,和蔼地说:“把你的错误写下来,等一会给我看,如果你能坦白事情的经过并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会给你机会的。”
陈晓政写了认错书,写得很诚恳,并因为我给了他足够的信任和关爱,他表示一定会改正自己的错误。
所以怀揣宽容,也许是教师从师多年后的一种心智成熟的境界。从从容容、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地面对人生,让生活多些温馨和美好。

 

本版稿件由吴琼、吴晓霞整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