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浮华——小学生作文要“真” 让实践走进数学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浅议如何在小语教学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06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62期  总第234期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62期  下一期
浅议如何在小语教学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舒城县实验小学 王世权 日期:2018-01-30 14:33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年龄、生理等特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感染。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作用
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每时每刻的言行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到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榜样。
二、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课堂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主要场所,但因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往往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注意力易分散。如果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空洞的说教,不仅无法起到道德洗礼、价值观培育的作用,还会令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设计新颖的教学结构,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教材是进行语文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这就要求教师以独特视角,挖掘出教材中体现价值观的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以教材中的光辉形象为例,进行人格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让他们发现材料中的美,再加以引导教育。如:在教学苏教版《谈礼貌》一文中,文中通过岳飞问路、周总理慰民来说明道理,使学生明白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思想获得了启迪。
充分利用教材中真善美教育因素,进行情感教育。其实,教材中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素材不胜枚举。这就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有心挖掘、细心整理,对课堂上的生成要加强重视和引导,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使教材成为能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教育学生的资源,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在学习《金钱的魔力》一文时,教师就要在让学生对人性弱点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加大对学生人性优点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远离人性的丑恶。
三、从代表性人物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教材中,表现人物的课文较为多见,而通常这些课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及所表达的情感往往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现有教材中的相关代表性人物,在为学生讲授课文知识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
如: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谈到彭德怀与饲养员及战士们关于对大黑骡子“杀”和“不杀”的分歧。“杀”是因为彭德怀眼看战士们因饥饿昏倒在地,为了多一个人走出草地,他决定杀;“不杀”是因为大黑骡子立过战功,还因是彭德怀的坐骑,需要大黑骡子带战士们走出草地。通过彭德怀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可见当时他内心的痛苦。使学生们明白彭德怀为什么不顾战士的劝阻,忍痛下令杀了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等牲口充饥的事,体现出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予以耐心指导,使全体学生深刻感受文中人物的精神境界,使其受到高尚品德的熏陶,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到北上抗日、保家卫国的重要性。
四、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诚信为本等,都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在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变换教学方式。在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发扬光大。
总之,作为教师要在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理想观、人生观还没成型之际,以小学语文课堂为教育阵地,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自身素养,成为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