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元整体设计”落实数学课程核心素养 解锁儿童良好品德养成的“密码” “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少先队活动的融合初探
02版:教育家精神知与行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80期  总第243期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0期  下一期
“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少先队活动的融合初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4-11-27 16:06

“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少先队活动的融合初探
□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八小学  王  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各种新文化、新内容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传统文化则出现边缘化的现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少先队活动的重要资源,赋予了少先队活动相应的文化、功能属性,丰富了少先队活动的内容、载体。从当前少先队活动开展实际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进一步优化少先队活动,全面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充实少先队活动内涵,另一方面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
一、“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少先队活动的现状
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很多少先队员都特别喜欢外来文化,但是对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程度却比较低,加上在现有的少先队活动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材料不够充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少先队员的参与热情。另外少先队活动中引入的传统文化内容比较狭窄。在现有的少先队活动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大多是停留在传统节日、传统文艺等上面,而其他方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开展少先队活动必然会让少先队员感觉活动的单一、枯燥。
二、“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少先队活动融合的可行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思想精髓,能引导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少先队活动是理性知识的文化践行,不仅具有极强的理论教育价值,更重要的是其本身属于对优秀文化的实践,两者的融合真正体现出了立德树人。从内容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少先队活动的文化根源、理论根源,少先队活动提倡的理念、内容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资源、内容,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少先队活动的内容。从实践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让人民群众在无形中接受、认同,其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而少先队活动则需要坚持贴切队员生活、兴趣爱好的原则,要因材施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少先队员在做中学、学中做。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少先队活动中,可以让少先队员从实践中全面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亲身经历、体验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信仰、时代价值。
三、“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少先队活动融合的途径
1.强化少先队员文化自信
提高少先队员的文化自信是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由于少先队员年龄相对比较小,是非辨别能力差,难以把握网络中的信息真实性,很容易被一些错误信息所引导。所以在实践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少先队员的文化自信,要打造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构建多样化的少先队文化主题活动,可以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引导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观念,自觉抵制外来不良诱惑。
2.丰富少先队活动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在少先队活动中,应该特别注重与优秀传统精神文化的融合,以此引导少先队员可以形成仁义忠孝、崇德向善、振兴中华的良好精神品德。再者还需要注重与传统制度文化的融合,引导少先队员树立良好的制度意识,要关注时事动态,强化其行为榜样示范作用。此外,还可以将中华优秀行为文化的典范融入到少先队活动中,如乐于助人、艰苦奋斗、铁杵成针等内涵,促使少先队员做到诚信有礼、爱国守法。
3.拓展传统文化的融入形式
打造相应的校外文化活动场所。要从动态化、结构化的角度看待学生发展问题,打破学校教育的限制,发挥出社会文化资源的价值,构建校内外文化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少先队员活动的深度及广度。
打造网络文化课程平台。在网络中,青少年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能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互联网+”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也发生了一定改变,所以在少先队活动中,也应该借助网络技术的优势,开设专门的网络化少先队活动平台,并设置相应的传统文化专栏,推送当地优秀文化内容,让少先队员可以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传统文化内容,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将“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少先队活动深度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当下的少先队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必须结合现实情况,采取科学、多样的手段,全方位促进少先队员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