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绽清华 挥之不去的时光 海南风物志 入冬随想
16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75期  总第234期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75期  下一期
青春绽清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8-12-12 10:16

——读季羡林《清华园日记》有感
□芜湖市第四十三中学   刘    敬
自称“一介布衣”的季羡林先生是世人公认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当先生以98岁的高龄告别这个世界时,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墨子·修身》中有言:“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先生以自己淡泊明志、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不朽风范,近乎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如今,《清华园日记》(全本 校注版)公开发行,先生竟悄然化身为青涩而耿介、平凡又幽默、刻苦还自省的学子兼“向导”,引领你我来一场穿越八十多载时光的清华园之旅。先生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的风光月霁之心胸,令我等后辈后学感动复感慨——旧时清华师生之面貌,青春的叛逆与感伤,家国命运的颠沛流转,读书写作的心定志坚,亲情友情的浓醇悠长……似在昨天,不!就在眼前!
陆游诗云,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毫不夸张地说,整本《清华园日记》,便是一册厚重的“清华读书史记”——国学大师的成长路,原就是踏着一本本“人类进步的阶梯”扎实前行的。这里边,既有教授、导师们的指定读本,也有学子人手一册的专业教材,但更多的,却是先生自己的借阅与购买。先生读书成癖,陶然如醉。“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总想倘若这里有一架书,够多好呢!比如游西山,我就常想到,这样幽美的地方,再有一架书相随,简直是再好没有了!”尤其是对于心仪已久的书,先生更是从不犹豫,会千方百计地寻购捧读而后快。譬如,荷尔德林的诗集,是让璧恒公司代买的,几乎花费了半年的生活费,再看先生,“我是怎样喜欢呢?我想跳,我想跑,我不知所措了。我不敢相信,我顶喜欢的诗人,而且又是绝了版的,竟然能买到。我不知所以了。”怡情悦性,增智长慧,一卷卷中外典籍,一册册文史哲美,既是先生博学的基石,亦是先生翱翔学林的强健羽翼……
大学时光,总是纯朴而多彩的。但惯常的思维模式总会左右我们的想法——国学大师呀!求学时必定是个超级学霸,整日目不斜视,心无旁骛,苦行僧似的,在他人眼中,难免徒生冷面傲娇、不通人情之感。读了日记才惊觉,先生原也是性情中人,吐槽考试,调侃师友,笑骂随心,风趣可爱——当吴宓把中西诗之比较论文发还给他时,因为成绩是I(表明较差),先生怒道:“真浑天下之大蛋”,竟“一晚上心里不痛快,觉得是个侮辱”;听说晚上有流星雨,先生便去气象台下空场上观看,结果因为慌忙,连袜子也忘了穿,冻个半死;上现代诗课,讲到叶芝,先生一本正经地称“他的老婆是个下神的,而叶芝本人也是个大怪物”; 当《现代》杂志把稿件《年》退回来时,先生就恨恨然,“我并不太高兴,文章我总以为还是好文章,我只说编辑没眼”;而对于看女子篮球赛,先生这样掏心窝子,“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其实不是去看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意外不意外?劲爆不劲爆?哈哈!可这丝毫无损大师的形象,反更显真实,更觉亲切,更为可信。
先生关注家国命运,一腔挚爱深情跃然纸上。可先生又是一介儒生,留恋校园,憎恶战争,在动荡迷乱的时代风雨里,又倍觉迷茫,心乱如麻:“你有热血吗?为什么不上前线去杀日本人。没有热血吗?为什么看见别人麻木就生气?我解决不了。”“我最近发现了,在自己内心潜藏着一个‘自私自利’的灵魂。开口总说:‘为什么不抵抗呢?’也就等于说:‘别人为什么不去死呢?’自己则时时刻刻想往后退……这样的人生,又是这样的我,还能活下去吗?还配活着吗?”另一方面也常鼓励自己振作起来,接受好友李长之、方振山等人的劝慰,并暗誓“非加油不可”“在漩涡里抬起头来,没有失望,没有悲观,只有干!干!”而对于母亲,先生更是爱意浓而悔愧深:“在济南听到母亲身体不好,心里的难过和不安非笔墨所可形容”;接到母亲的信激动异常,坦言“我真想亲亲这信,我真想哭,我快乐得有点儿悲哀了”;母亲去世后,先生则痛苦万分,一天天地在日记里喃喃自责,痴痴感叹,“她怎么就会死了呢?绝不会的,绝不会舍了我走了的。”“呜呼,茫茫苍天,此恨何极?我哭了半夜,夜里失眠”……情不能已,心碎如星,遂在泪光中作《哭母亲》,往稿纸上誊抄时,依然清泪难抑,如泉汩汩,令人读来心潮难平,眼热鼻酸……
日记之外,书中还附有大量的注释、索引人物,以及成绩单、同学名录、其间创作发表的散文作品等,先生的形象也因此更加真实、立体、丰满。这一点,叶新教授委实功不可没。先生去矣,但文字永远是鲜活的,先生的思想必会流传四海,先生的精神也必会激励更多的后辈后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