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与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培养
06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44期  总第236期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4期  下一期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与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2-10-12 10:57

教学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与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六安市叶集区第二小学  魏泽阳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信息技术对知识理解能力要求高,与此同时,小学生对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熟悉程度、兴趣、接触时间不同,这些特点决定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难以胜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微课更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微课知识结构清晰,富有层次感,且生动形象,能够有效调动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人均教学时间不足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但班级学生数量多,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教师难以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学策略。一节课下来,难以保证每名学生都得到教师的面对面指导,并且平均每名学生得到指导的时间连30秒都不到。
(二)教学效率低下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和板书,学生们在台下听讲。一节课讲下来,教师所讲授的新知识很有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板书上。而且,教师面对所有学生进行讲授,有一些学生跟不上课程,而另一些学生会觉得太简单。
二、微课视频教学优势
(一)专业规范
微课视频具有很强的传播和扩散速度,一旦制作完成,借助于网络的传播,能够产生很大的教学影响力。因此,在制作的时候,学校选派的是教学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担任负责人。教师能够根据以往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制作出条理清晰、内容规范的微课视频,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二)形式灵活
微课的知识载体是视频,具有形式灵活和可反复观看的优势,教师将基本知识和重点知识放入视频,视频教授内容可以是简单的一个方面,并且时长仅为几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观看,更有针对性,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还可以在课外学习,并在线和教师交流互动,探讨微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每一位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都加入了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思考,尤其是一些优秀教师的微课视频,能够通过微课平台传播,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优质学习资源,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
三、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实践
(一)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在制定课程时,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例如在“Excel表格加工”的课程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们的信息技术基础不同,我制作了不同层次的微课视频:第一个是相对简单的“文本信息的加工”模块,主要任务是将纸上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选择字体、大小、颜色等,难度较低,学生很容易掌握;第二个模块是“Excel计算与画图”,主要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制作表格是非常简单的,但很难快速掌握Excel绘图和计算功能。观看第二个视频后,部分同学能够利用Excel画直线图、柱形图和饼状图等。基础较好的同学不需要看第一个微课视频,另一些同学在掌握第一个微课视频里的知识技能后,再循序渐进学习第二个微课视频,也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课时是有限的,使用视频设计微课,教师能够有效开展分层教学,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能获得最大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首先通过微课视频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学习时在有疑惑的地方进行适当的标注,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或求助教师来解答疑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更多时间了解学生的信息并帮助学生,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进行教学评估
微课设计可以在最后环节增加评估的部分,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估、组与组之间的评估和教师对学生的直接评估。自我评估是对本节课有效性的评估,以及对本小组成员的评估。教师的评估包括两部分,前半部分评估学习任务履行情况,后半部分评估小组讨论活动的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怎样创新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导者。微课能够辅助教学,但不应该将微课作为“老师”。在制作“微课”时添加一些师生互动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