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重拾缺失的劳动教育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策略的思考 浅谈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0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46期  总第233期  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6期  下一期
家校协同重拾缺失的劳动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2-11-09 14:34

素质与创新
家校协同 重拾缺失的劳动教育
□和县历阳镇第一小学  单静玲
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人格塑造和社会进步有非常强的实践意义。当前小学生劳动教育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学生劳动和实践的机会少,劳动意识缺乏。小学生正处于培养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阶段,学校要注重开展家校社共育模式,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要加强交流,明晰各方权责;要加强三者之间的协作,提供共同服务实施平台。以此来进一步完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协同发展。
劳动教育缺失的根源
长期以来,虽然我们大力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现实中,重智育轻劳育的现象一直存在。小学生普遍缺乏劳动机会,劳动意识淡薄。大多数小学生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劳动能力普遍低下,劳动教育严重缺失。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学校方面。通过对几个小学的调查,我们发现每个学校都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大部分学校没有将之作为重点,甚至有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只是形式,课表上的劳动教育课名存实亡。
学生方面。我们看到,大部分学生对于劳动知识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也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但对劳动技能的掌握严重不足。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劳动意识,认为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劳动是长辈的事,与自己无关。
家长方面。家长对孩子溺爱,充当着“保姆”的角色,养成了孩子“不应劳动”“不想劳动”的想法与习惯。
重拾劳动教育的措施
教师层面。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增强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劳动教育放在跟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清楚国家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到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也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劳动教育活动以及相关劳动体验活动。
学校层面。学校要充分担当义务教育的重要责任以及主体责任。学校方面需要将劳动教育以及相关劳动活动规划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管理者或者负责人要明晰劳动教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并将其作为学生人生中的一门必修课,其他学科的教师不能随意占据劳动教育时间。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坚信劳动价值,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劳动分工和劳动者,让学生懂得劳动的重要性,体会劳动的艰辛,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要让学生在劳动课中汲取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在劳动能力提升的同时,潜移默化养成自觉主动的劳动习惯,从实践中培养勤劳品质。其次,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合作探究、辩论赛、演讲比赛等,促使学生产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学校可根据各地风俗习惯,编写具有当地特色的劳动课程;另外,要借鉴吸收多个学科的优势,使课堂内容跟传统的文化教育课堂、科技知识课堂充分融合,让劳动教育“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此外,教学模式应当不局限于课堂上,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前往工厂、农田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家庭层面。家长要积极配合,要乐于、敢于“放手”,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多给孩子讲一些劳动模范的经典故事,多给孩子提供劳动锻炼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帮助打扫卫生,收拾自己的房间和学习桌,出门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提东西,多带孩子参加课外活动等。如果孩子在学校上着劳动课,回家却依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劳动教育就会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社会层面。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和家庭,还应该在学校的组织、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面向生活、走向社会。一方面,社会应加强劳动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风尚。鼓励学生去参加社会活动,去学习去体验,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另一方面,想要长期有效地落实学生的劳动教育,必须立足长远,建立稳定机制。要提供劳动教育支持,尤其要进一步开拓优质的劳动教育基地,加强劳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切实的劳动场景下,可以让学生对劳动有更加直观的认知和更加深刻的思考。
综上,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上,教师要借助家校协同,提高学生的劳动教育质量,在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下,让学生掌握更多劳动技能,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多动手,感知劳动的价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在家校联合劳动教育活动中要为学生设置科学的劳动教育目标、教育方案、教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活动,培育学生积极的劳动观,为他们之后参与劳动实践奠定扎实基础。家校协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所分工,协同推进。在家校协同领域下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形成劳动育人共识,共同建立劳动育人良好愿景和宏伟蓝图。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