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老街深处醉书香 □休宁县石田初中 汪红兴 孩提时代,嗜好连环画,磁石般吸引着我。家乡小镇老街尽头,有一爿小小书店,不过十几平方,因为那里有连环画卖,所以是我最向往的地方。 书店只有一名店员,中年人,长年戴着鸭舌帽,人称老宋。书店以经营全区中小学教材为主,那时几乎没有教辅之类的书籍。书店没啥生意,挺冷清,只有在寒冬腊月,快过年了,买年画的人才络绎不绝。 书店平日没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有时开门,有时不开门,全凭老宋说了算。我常常是下午放学后去,那时放学早,火球还是高高地挂在天边,又没家庭作业。店里书不多,但最多的是连环画,黑白色的。比如整套的《三国演义》《说唐演义》等,让我迷恋。我呢,每每靠拣点废铜烂铁,或者给母亲打酱油,赏给我几分钱,就去买本连环画看。那时连环画一般七分钱一本,厚点的一毛五。 都是镇上人,一来二去熟了,老宋破例允许我进入柜台里面翻看。书店静静的,有时就我一人在店。我一般简单地翻一翻,喜欢的就买下,一次买一本。再选一选,知道哪一本书好看,下一次攒点钱再来。 我不敢在店中逗留太久,妈妈告诉我,不要打扰别人生意,长时间蹭书看,跌股(方言)的,我一直记得。 所以我买到书,就坐在书店门口青石板台阶上读。老街静静的,少有行人,那个世界似乎都是属于我的,只有嗤啦嗤啦的翻书声,我一般都会一口气把它读完,从不过夜。书中那些精彩绝伦的故事,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感受到世界的精彩,那种感觉太美妙,我深深地沉醉其中。 夜幕悄悄降临了,我才起身告辞,至于老宋何时走的,我都不记得了。我沿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老街。一阵风似的跑回家中,那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久久地回荡在老街深处。 家乡的那爿小书店,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怀念,在那里我嗅到了书香,可惜家乡小镇,如今没有书店了。 读中学,是在千年徽州古镇万安读的。开学第一周,我就到万安街上去找书店,结果让我大失所望,竟然没有书店。或许是万安离县城近,因此想买书,只能步行五华里到县城新华书店。那店面积大,是闭架销售,只能站在玻璃柜台外张望,书放在柜台里面,无法知晓书中内容,年轻的女店员,高傲冷漠,爱理不理的,瞧不起乡下人。除非你明确说买哪本,否则不给翻的。在那里,我颇感失落,所以后来很少去。 不久,在县城老街西街上,意外邂逅一家小书店。书店虽小,但书不少,可以在那架子上静静地找,那里也是静静的。书店里面,有一些我喜欢的书,那时我不光看连环画了,厚点的书我也买,我在那买到一些心仪的书籍,比如《新安人物志》,就是在那买到的,至今珍藏。每次意外碰到一本好书,就像遇到一泓甘泉,滋润心田好多天。很喜欢这样的老街书店,但因为远,来回需步行十多里,学业逐渐加重,来的机会不多。而且那家书店有个缺点,就是新书不多。没过几年,那家小书店不知何故消失了,我也惆怅了一阵子。 师专读书,屯溪有新华书店,面积更大,上下两层楼,闭架销售,五花八门的书都有。但若想要买一本喜欢的书,挺费事的,就像大海捞针,需要花很多时间。 后来,偶然在屯溪老街邂逅一家小书店,在一个拐角处,店名都忘了,门面很小,柜台外容不下十个人。因为小,每次去都感觉很拥挤,买完书,没法多留。但这家书店老板像读书的,很精明。他能够快速了解当时书市上最新流行书籍,比如文学、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所以,每当我从报纸或者杂志上,得知一些最近流行的书,去那家小店去找,你只需和老板简单沟通两句,老板大多时候都会让你喜获而归。那些年,我喜欢的《汪国真诗集》《普希金诗集》,基本上都是在那买到的。这些书籍慰藉了我干涸的心灵,小书店也让我念念不忘。这是书香屯溪这座小城带给我的温暖之一。 毕业后,在乡下工作,偶尔有事去屯溪,只要有空,我一般总要去那家书店逛逛,看看最新上市的好书。遇到心动的,就像遇到一位佳人,如获至喜,回来的日子变得充实而丰盈。那时,买书的人特别多,那家书店生意也火爆。数年后,当我最后一次去买书,发现那家小书店消失了。站在那里,我心里空落落的,就像失去了一位结交多年的挚友。 如今,身边的小书店越来越少,即使有,大多纯粹买教辅,好看的书很少了。大的新华书店,倒有一些,装潢越来越富丽堂皇,空旷高大,而且开架式的,选择比较方便。 如今的书,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字体很大,空白许多,版本越做越大,放到书橱里,大大小小,高低错落,装饰越来越豪华。我以为书是拿来读的,我还是喜欢小巧一些的。现在的书价也是不断攀升,动辄七八十元,稍贵点几百甚至上千,让我这个囊中羞涩的读书人望而却步。比如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原本薄薄几十页,版本小,前些年只有几块钱一本,而如今同样这本书,常常是四五十元。 非宁静无以致远。书本的世界原本是宁静的,但一打开,我就读到了“浮躁”二字,这样的书,我还能读得下去吗? 随着手机的普及,现在书店里,买书的人越来越少,只有夏天,许多城里人把书店当做纳凉之地,有些人根本不看书,倚在墙角呼呼大睡,呼噜声一阵接一阵,有的还让小孩在那打打闹闹,让人很不舒服。有人说过,如果有天堂,那就是图书馆的样子。我总觉得图书馆、书店,是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的地方,应该是神圣的,应该静静的,让人俗念纯净,摒弃浮躁。 于是,我愈发地怀念老街尽头的那些小小书店,静静的,怀念那些曾经沉醉在书香里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