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轻松的教学模式 五“心”教育之我见 争章活动助力素质教育
0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47期  总第234期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7期  下一期
浅谈如何构建轻松的教学模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2-11-23 14:18

教学实践
浅谈如何构建轻松的教学模式
□和县历阳镇中心小学  宫慧慧
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向新课标倡导的“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转变。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以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以渔”的智者。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以下是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的几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课堂模式。
小“演员”进课堂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文本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课堂表演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课堂表演的形式有很多,应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我让学生们课前做足准备,了解故事背景,充分理解文本,分角色扮演并根据人物特点设计动作、语言、神态、旁白。学生们的互动以及精彩的表演极具吸引力,可以看出在表演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知识,更融入了自己对人物个性的理解。自主、开放的课堂,有效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小“画家”进课堂
教材中有些文章写得很优美,让学生感悟文字,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就更美了。教学《荷花》时,我为学生们播放课件,随着音乐的起伏和画面的展开,教师加上旁白:“看到这一池的荷花,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可见你们都被荷花迷住了!是啊,真美!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那么请同学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画一画这婀娜多姿的荷花吧!”这样,学生学起来兴致高涨,情景交融,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训练。
小“作家”进课堂
写话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如教学《会走路的树》一文时,教师谈话:“老师被驯鹿和小鸟之间的深厚情感打动了,我想你们也和老师一样吧!是啊,现在小鸟终于能见到日思夜想的好朋友了,心里该多高兴啊!那么,小鸟来到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看谁编得最精彩、最完整。”于是,大家拿起了笔,都想为小鸟和小鹿爸爸写一个美丽的相见场景。又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最后的作业我设计了一段仿写。低年级学生学习写话,仿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教材内容可以续写、改写、缩写……这样,课堂上学生不是“收音机”,而是创作者,说不定以后还有人会成为作家。
小“美食家”进课堂
语文学科的劳动教育蕴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在教学中可以开发、挖掘和利用有效的资源,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师不应该只关心学生的听、说、读、写,还要培养其大语文观。这样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磨练其意志,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懂得体谅长辈的不易,学会感恩。如教学《中国美食》,课堂一开始,我出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图片及制作的工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小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整个语文课堂气氛活跃。此时,我把握契机适时引导小学生在家与家长合作制作一道美食,拍摄一段小视频,并讲解其制作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既能配合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又明白了做事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劳动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导游”进课堂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需教师去挖掘,去创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我先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今天的威尼斯,然后设计问题:假如你就是一个威尼斯人,或者你是旅游公司的一名导游、推销员,你又该如何帮小艇写一段解说词,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今天的威尼斯小艇?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妙语连珠,讲得激情而热烈,巧妙地将历史与现代融为了一体。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型的开展,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更激起了同学们对于语文的热爱,使他们对于这一门学科“爱学”“乐学”,同时,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
实践证明,学生们很喜欢这种轻松的教学模式,这也是笔者未来继续探索、努力的方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