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动”起来让幼儿强起来 王昌余:一片丹心育桃李
04版:教育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47期  总第234期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7期  下一期
王昌余:一片丹心育桃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2-11-23 14:24

皖教风采
王昌余:一片丹心育桃李
王昌余:合肥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合肥市南门小学办公室主任、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学科专任教师,合肥市庐阳区教体局兼职教研员。


□黄世凤  朱惠惠
从教27年来,他始终以“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深受学生喜爱的一名好教师”为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孜孜以求。不论是担任学科教学,还是做班主任,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他总是怀揣着教育梦想,总是带着对教育的满腔挚爱,一路坚持,且歌且行。他就是合肥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合肥市南门小学办公室主任——王昌余。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用心去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在教育学生时,他认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他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所以,当他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他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他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他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他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他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捡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当他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他是跟你学的。”这句话震撼着他的心灵,他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因为他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学生们的心灵。管理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他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才会让学生感受爱,学生们也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班级里一位叫莹的女学生,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家人对她也非常重视,要求极其严格。可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成绩突然下降了,家长非常着急。他随即与她谈话,了解到因为毕业让她感到压力大,就上网和同学们聊天,放松了学习。针对这种情况,他及时对她进行教育,让她放松自己的心态。再对症下药,与家长谈心,希望他们与学生说话能和蔼些,不要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几天后,学生情况有了转变,家长欣喜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他也很开心。
创新方法,培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他常常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严格地对学生训练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等班级规章制度,并设立“卫生星”“文明星”等激励方式,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竞放”的个性特长,同时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了“好习惯伴他行”“知荣明耻他能行”“争创书香好班级”等主题班会,并通过小品、儿歌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洗礼。
追求卓越,奋力翱翔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他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追求的境界。于是他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教学中,他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他常向同科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
他积极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作用,多年来,每年坚持走进偏远山区或落后地区学校和教学点开展送培送教,足迹遍布全省各地,行程数万公里,作主题报告或培训30余场次,培训教师近20000人。
2020年7月,他远赴四川大凉山腹地金阳县开展教育帮扶。在金阳的几天时间里,他顾不上吃饭和休息,顾不上路途的疲惫和劳累,走访、座谈、交流,校园、会场、报告厅,思绪匆匆,步履匆匆。时间很短,短到不足以完全表达他对凉山教育的帮扶心愿;时间又很长,长到可以让他一辈子记住凉山这个地方。他用自己的情怀与奉献,成就一条有爱有智的支教扶贫之路,为大凉山学生们点亮成长明灯。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二十多年来,他连续9次应邀参加原中央教科所、安徽省教科院组织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及教师用书编写、修订、统稿和审定,四次担任安徽省综合实践活动网上资源、优质课、论文评审工作,被阜阳师范学院、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聘为“国培计划”项目培训专家和小学教育专业导师,12次在省、市、区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专题讲座。优质课、课程资源、课例获国家级奖项7次,省级奖项9次,市级奖项12次。出版合编学术著作3部,在多份报刊杂志发表作品10多万字,近50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课题研究成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与研六位一体”国培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获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先后辅导青年教师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近百人次。
有容乃大,大不自多。回顾过去,他无怨无悔。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容颜,他将会一如既往地尽职尽责,言传身教,脚踏实地,乘风破浪,让自己教育生涯增添更多的绚丽与色彩!

王昌余在开展讲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