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宣纸风骨 弘扬中华文化 用爱浇灌 静待花开 浅议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
07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49期  总第234期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9期  下一期
浅议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2-12-28 17:00

幼儿教育
浅议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
□全椒县十字镇中心幼儿园  戴友坤
幼小衔接目前是社会对教育关注的一个热点,而其内涵也十分丰富。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全国各地的幼儿园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那幼小衔接的“接口”在哪里?幼儿成为小学生,最难的转变在哪里?
带着问题我走访了20多位具有小学低年级教学经验的教师和50多位一年级新生家长,了解到教师的需求和家长的无奈,反映的共性在于绝大多数幼儿没有做好当小学生的准备。初入校园懵懂无知,经常连班级都能弄错。基本的如书包学具整理、上课纪律礼仪、校园生活能力等均需从头学起,耗费大量教学时间,消耗家长的耐心,更引起家长的集体焦虑。
既然问题很突出,为什么得不到解决呢?我了解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时会安排很多活动,如让幼儿整理文具盒、书包;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走进小学参观“半日游”;带领幼儿在一年级课堂里模仿一次“小学生”……活动多种多样,但问题依旧。为此,可针对达成的目标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园本课程内涵式展开,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多种媒介,联合家长、小学等多方共同参与,实现活动过程和活动时间双保障,引领幼儿沉浸式的体验,寓教于乐,角色分明,靶向解决。
深度认识小学场景
幼儿园很小,小学很大,是很多孩子初到小学的感触。进入陌生的大环境,要让幼儿快速地适应难度不小。参观小学往往是认识小学的有效方法。但即使是即将毕业的大班幼儿,如果只是参观半天时间,是无法记住小学生活的场景,更无法体会小学生的一日生活。幼儿园应改变以往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认识小学的模式,可以借助多媒体录制实景视频进行云端游小学。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幼儿边看视频边听教师的讲解,可随时停留在重要的场景,也可反复观看体会。幼儿对小学的认识时间延长,认识广度和深度加大,从而能真正认识小学的场景和校园生活。
“云端游小学”可了解小学校园场景和在校活动内容;幼儿知道班级、操场、功能室等用途;以产生上小学的期待为目标。与小学合作,由小学教师引领介绍小学一日活动各项内容,录制成视频。教师运用视频引领幼儿走进小学和小学生活。通过观看认识什么是早操,上课在哪里,课堂上的教师和小学生是怎样的状态,大课间是如何进行的,美术音乐去哪里上,怎样学习?……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能涌现出无数个问题,直观的视频和小学教师的讲解让幼儿们身临其境,反复体验,印象自然深刻。开展角色模拟。引导幼儿扮演小学生,上课时怎么坐,提问怎么办,早操怎样进操场等等。以游戏的形式带领幼儿进行体验,教育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达成。
深度认识小学生活
幼儿园和小学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幼儿园开展活动全程由教师带领进行,小学的很多活动是由不同的铃声来做区分的。如果不能对铃声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所以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时解决这个问题,对幼儿快速融入小学生活是裨益良多的。
做起来其实很简单,由小学提供目前所使用的校园铃声和音乐,组织幼儿用耳听、做动作。目的是引领幼儿知晓小学一日生活中铃声的含义,以及所对应活动的模式与场景,使幼儿到小学时快速适应、准确做出活动准备。
教师首先熟悉小学各类铃声和音乐对应的活动,能和“云端游小学”视频中的场景、活动相对应。带领幼儿听各类铃声和音乐。上课铃是什么声音,听到上课铃要做什么?下课铃是什么声音,听到下课铃怎么办,需要去干什么?《运动员进行曲》响起是要去哪里了?……引领幼儿尽量做到声音、场景、活动三维融合。听声音辨别是开始哪种活动,结合视频知晓将去往哪个场所做什么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记忆反应。
倡议家长利用周六小学休息的时间带上孩子到小学校园,温习视频中的场景,根据铃声音乐,判断活动地点和内容,引领幼儿前往相应场所进行相应准备。至此,幼儿对小学的场所设施、铃声信号都已熟悉在心,适应力显著提高。
深度感知小学学习
令小学教师最为头疼的一项就是一年级新生上课的时候吃喝拉撒睡经常出现,打乱课堂秩序,打断教学进程。对幼儿来说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只是将在幼儿园形成的习惯带到了小学课堂。因此,让幼儿知道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则是幼小衔接的重点。单凭到小学教室里坐一坐,和小学生拉拉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幼儿园可以生成“实景微课堂”这样的课程,用很长一段时间来帮助幼儿做好全身心的准备。
这一活动需要幼儿园和小学联手来进行。如在场地设置上,实景布置一间小学教室,桌椅黑板摆放全景呈现。在人员配备上,邀请下学期将担任一年级教学任务的教师来园开展活动。用意在于幼儿转变为小学生时对教室不陌生,对上课纪律有切身经验,对上课礼仪已亲身试过,甚至还会遇到熟悉的教师,这样的幼儿就可能不会出现调研时所反映的问题。通过几周的活动,幼儿对小学课堂要求已经亲身体验,了然于胸。等到九月份,走进小学,听着熟悉的铃声,拿出学习用品,用端正的坐姿迎接教师的到来,认真听讲,举手发言,完成作业。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顺利开启。
幼小科学衔接是个很大的课题,里面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每个幼儿园沉心静气去思考、去设计、去开展。一切以幼儿认知发展为出发点,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环环相扣。借助小学师资、家长参与多方合力共同实现幼儿小学生活适应能力的建构,为幼小有效衔接不断努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