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着力“三板” 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幼小衔接背景下语言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
05版:学前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50期  总第243期  2023年03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50期  下一期
幼小衔接背景下语言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3-03-01 14:28

幼小衔接背景下语言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
□马鞍山市珍珠园幼儿园  宣  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一方面是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学习不同的语言情境里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另一方面,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幼儿园语言教育绝不能忽视这些日常的“语言情境”的创设。什么样的语言教育能让幼儿在幼小衔接中顺利过渡,如何提升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过渡环节中语言教育的科学指导效果,笔者所在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实践,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基于问题的分类研究,现结合一些具体的语言情境创设案例,谈一点拙见。
晨间主题活动的语言情境训练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时段是培养幼儿语言阅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起点。晨间主题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了幼儿前阅读、前书写能力,激发了幼儿乐于表现、正确表达的良好品质和习惯,将幼儿园语言教育从课堂外推向纵深。
开展“百家姓”主题月活动。在大班让幼儿轮流介绍自己的姓氏及姓名的由来故事,实现趣味识字的目的,增强幼儿文化自信,推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首先,让课程作为原点,选取《我们的姓氏》这一绘本引发幼儿对“百家姓”浓厚的兴趣。其次,让家长和幼儿进行亲子交流,使得幼儿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这些家庭亲情小故事都是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演绎,并用视频记录下来。在班级播放之后,幼儿进行“情境阅读”,再做“口语”阐释、分享、讨论,完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前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的练习。最后,在幼儿对各种姓氏产生初步印象之后,结合象形文字、甲骨文的演变,在晨间活动一起来用绘画、泥工、粘贴植物的种子等,画一画、捏一捏、粘一粘姓氏等形式进行前书写练习。再给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沙盘,让大家用树枝练习姓氏笔顺,使幼儿对汉字姓氏的音、形、义得到全方位的理解和认识。
开展“成语故事接龙”月活动。引导和推进幼儿将成语故事制成绘画故事进行分享。首先,幼儿们要寻求家长的帮助,一起将四字成语解读成一篇小故事,实现了幼小衔接的前“阅读理解”,把成语这种书面语,转化成幼儿能理解的口语。其次,将成语故事制成绘画小书进行前书写练习,又实现了将幼儿脑中口语向“画语”的凝练。最后,全班分享时,幼儿用口语解读“画语”,实现了“看图说话”的语言发展。
开展“古诗文诵读”月活动。首先,通过诗歌图谱,把诗歌的每一句按照词组划分开,把在朗诵中需要停顿、强弱、延长的地方,用幼儿能理解的符号标画出来,带领幼儿根据符号有感情地朗读。另外,邀请小学语文教师和电视台播音主持的家长,给每一首古诗录音,有念有唱,让幼儿在听、读、唱、念中感受古诗缓急交错又压韵整齐的节奏美。在各年级,设置“小诗人领读”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和顿挫感,改变幼儿说书面语时一字一顿的问题。用图画和中国民乐做吟诵背景,引导幼儿脑中映画美好图景,用雅言传诵诗城文化、让经典浸润童心。
开展“晨间新闻播报”月活动。调查研究中,我们了解到只有25%的幼儿在他人或集体面前能独立表达,而55%的幼儿仍需在家长的鼓励或者熟人面前才愿意表达,甚至还有20%的幼儿不愿意表达。基于前几个月活动之后,我们让大班幼儿自我选择身边的时事热点话题、天气预报、餐点播报等多样化的播音分享交流,并让幼儿们在群里进行了录播比赛。再发动家长投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奖项——最勇敢奖、最美声音奖、最受观众欢迎奖、最佳普通话奖、有趣话题奖等等,最后还评选了“金话筒”奖。随后,请大班幼儿到中班的弟弟妹妹面前开展 “晨间新闻播报”巡展活动,全面释放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中班的幼儿也萌发了对“新闻”的极大兴趣。
注重游戏全过程分享的语言情境训练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训练应该贯穿游戏的全过程,始于游戏前谈话,形成于游戏的各个环节,终于游戏后探讨。
游戏前谈话。在游戏和户外活动前我们会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前谈话。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复杂的语境中,61%的幼儿理解能力稍显欠缺。此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利用项目合作的方式,鼓励大家进行分组,引导幼儿们进行交流分享和趋同存异,充分发挥语言的社会性功能。
游戏中提问。老师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中,用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幼儿且思且说,并凝练总结出幼儿语言中想表达的新词,在自然语境中丰富幼儿的词汇量。选择材料后,教师问为什么选这些时,另外一名教师就及时记录下来,等到幼儿玩的时候,就特意把这些情景拍成视频或者照片,在游戏分享的时候针对具体画面回放给幼儿,再次强调这些词。让他们在丰富而真实的语言现场理解新词,内化于心。
游戏后探讨。游戏结束以后,语言发展的学习并没有结束,幼儿们还要根据游戏推进需要制作计划书,进行前书写的表征。幼儿们围绕着用什么材料替代“船”能更好地“滑动”在漂流隧道上展开热烈讨论,教师帮大家把每个组讨论的方法用“画语”记录下来做成计划书,之后再去探索尝试。这样的计划书就是幼儿们游戏分享环节,通过讨论用符号表征的幼儿版施工说明书。
游戏前后分享的语言情境训练,不仅发展了幼儿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极大地增加了幼儿的词汇量。
一日活动中各过渡环节的语言情境训练
一日活动中的各过渡环节是培养幼儿习惯养成、语言倾听、情绪感受、迁移想象和发展语言通觉的重要契机。
用儿歌转衔过渡环节,发挥语言意识形态、习惯养成等教育价值。比如出操前,我们一起拍手念《排排队》;收玩具环节我们会念《我爱小玩具》;还有其他转衔环节的各项活动中我们用《毛巾歌》《漱口歌》《穿衣歌》让小朋友边念边做,避免了消极等待,又与数学正、倒数及生活常规结合,同时将意识形态教育植入幼儿心中,做文明有礼的幼儿园小主人。
在听说游戏中培养良好倾听习惯。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小学教师和家长共同反映的问题——幼儿缺少良好的倾听习惯。50%的幼儿在沟通中不会倾听,出现插话、抢话的毛病。57%的幼儿不懂得依次轮流讲话。这些情况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降低学习质量。而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上小学投入大量集体教学的重要一环,专注而有效的倾听更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在自主区域活动前设置了几个语言倾听小游戏。比如:看口型听轻声猜名字,教室里面都有谁,开展散步观察谈话活动等。
儿童的语言学习是需要在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中,通过语言交往和运用逐步发展的。教师通过创设分门别类的语言情境,将幼小衔接的语言教育元素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练习,拓展幼儿的语言经验,丰富幼儿的词汇量,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提高幼儿初步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