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心”开始
02版:班主任驿站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54期  总第236期  2023年04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54期  下一期
教育从“心”开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3-04-12 15:46

教育从“心”开始
心理健康是学校德育水平关键的一环,班主任作为班级学生的领路人,肩负着良师益友的重任。利用其身份的特殊性,成为学生心中的导师,为他们的成长排忧解难。因此,心理健康指导能力和带班能力同等重要,这也是当今教师的关键技能。
那班主任如何充分发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进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呢?


滁州市第六中学
创造生命拔节的“高峰体验”
□八(18)班班主任  杜启达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许多问题,比如厌学、精神不振等,都是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自己的力量与才能所造成的。学生学习的最大苦恼,是看不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如何解决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力量与才能”“看不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类难题呢?创造生命拔节的“高峰体验”,也许值得一试。
“我跳过去了,我跳过去了……”一个学生高举双臂激动地大声呼着喊着,像是向世界宣告我成功了。这是我校举行运动会时,一个跳高运动员发出的欢呼声。这是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兴奋与欢愉的感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这种感受称之为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这种体验犹如站在高山之巅,这种愉悦虽然短暂,但令人印象深刻。
高峰体验有什么教育意义?首先,高峰体验能充分激起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高峰体验会让学生本人有种自我发现的感觉,进而在活动中不断认同自我,充分激发潜能。其次,高峰体验使学生更加自信。高峰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内心体验,在这种体验激励下,学生对所参与的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自己的能力会表现出极强的自信。第三,高峰体验使学生更加乐观,从学生们的笑容可以看出,高峰体验是令人十分振奋的。这种高峰体验会使学生的乐观心态由校内延伸至校外,充盈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乐观地学习和生活成为一种常态。
学校及教师们应在班级管理中、课堂教学中创造更多条件让更多学生体验课堂学习中的愉悦,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更加自信阳光地成长。

杜启达和学生在一起

滁州市湖心路小学
都是为你好
□五(2)班班主任  张馨仍
“还不是为你好,不打好基础怎么考得上高中。”“每天让你多吃点,还不是都为你好。”“要不是为了你好,我天天至于那么着急上火的吗?”……学生们火气冲天,满腔怨言,“老师,我觉得家长就是打着为我们好的旗号,行使他们的权力。他们为什么不想想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吗?”
热烈的掌声雷鸣般响起,六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他们渴望得到答案。作为班主任,这么多的问题该如何做答呢?其实问题的本质都指向了亲子关系。突然间我想到了心理学上的空椅子技术。既然全班同学都达成了共鸣,我便决定情景再现表演。三组同学模拟,隔空对话,其他同学先观看后再点评。
“我觉得妈妈虽然脾气不太好,但她怕孩子错过最佳生长时间长不高,所以想让孩子多吃点,用心良苦。”“可是我认为幸福(化名)也不对,你想要什么,应该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不屑。”妈妈的扮演者说:“刚刚我忽然间感受到妈妈好像也挺累的。”“我认为妈妈言而无信,明明规定的作业写完了,还是额外布置任务,没有顾及到小孩的感受,孩子就是他的理想工具。”可幸福突然反驳道:“妈妈是想让我们多学点,考上理想的大学,现在的生活都是父母给的,毕竟暂时的安逸不能代表以后还能这么安逸。”“我现在再也不会用消极抵抗来对抗妈妈了,她只是希望我比她过得更好,她给予的可能跟我想要的不一样,我应该跟她表达我的观点。”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来,这次掌声明显多了几分理解与思考。
“我都是为你好”,是继承规划蓝图还是破茧重生?是弥补人生缺憾还是创造属于自己的蓝天?孩子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发展规律,呵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滁州市实验小学
用爱为孩子插上隐形的翅膀
□刘冬艳
班主任要有发现学生细微变化的独到眼光。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们心中的波澜起伏,若能做到“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善于倾听,引导有方”,用爱的钥匙打开心灵枷锁,问题将迎刃而解。
我班一个平时活泼开朗的小涛(化名)近期上课总是心神不宁,下课也是沉默寡言。这一反常现象,让我觉得他可能遇到了事情。于是,我抽空约了小涛聊天了解情况。原来,他的爸爸刚刚因急症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全家都笼罩在悲痛的阴霾之中;妈妈生完弟弟还未满月,他在家里不敢哭,怕妈妈更伤心……
了解情况后,我召开了一次“面对挫折,我们该怎么办?”的主题班会,许多同学分享了自己战胜挫折的经历,让小涛明白大家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困难;同时,我和班里几位班干私下开了一个会,让他们在班级里多帮助小涛,还要保守这个秘密;我还找了一些名人传记给他看,经常和他一起交流谈心,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慢慢地,小涛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很大的潜力,当他遇到挫折时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信任和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可以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去解题,但更要用心、用情、用爱去感化、温暖他的内心,这样才能使学生心里充满阳光,健康成长。

 

阜南县朱寨镇中心学校
关注学生的情感与需求
□八(8)班班主任  柏陈鑫
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的情感缺失等原因,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如孤独感与失落感、自卑感和自我否定、情感障碍和行为问题、社交障碍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将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重视家访工作。由于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家长不在身边,与亲人的交流比较少,所以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生活经历和情感需求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会。
其次,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情感管理、压力管理、人际交往等,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和指导。
再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除了充分利用好学校社团活动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采摘、旅游等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并增强其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最后,要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对于留守学生来说,班级是他们主要的社交场所,班主任需要带领学生打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让大家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并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互相帮助 共同成长
□八(5)班班主任  武忠臣
那天下午,天空带着初春的几分寒冷飘着皖北平原的细雨。我坐在办公室里备课,班里的陈同学走到我的办公桌旁边,说:“老师班里有同学骂我!”我抬起头看了看她,头发有些乱,衣服还有些脏,一副很生气的样子,脸色不太好看。我又进一步地询问具体情况,在她错乱的表达中,感觉到班里有不只一个同学议论她,说她的不好。我找了十多个同学了解情况,了解到陈同学特别敏感,平时从不和其他同学交流。由于刚接这个班不到两周,我对她的了解也不多。
下午放学后,班干部告诉我陈同学没有去食堂吃饭,趴在桌子上哭泣,还说要转到其它班去。我到了班里看到她头发比下午更乱了,脸色也非常不好。我一边安抚一边让其他女同学扶着她去食堂找吃的。
后来我联系了她的家人,接她去医院检查一下心理情况,结果是中度抑郁。
我思考分析,班里的同学都不和她一起玩,一起交流,她在班里肯定是没有朋友了。了解她家里的情况,她母亲有精神上的疾病,和父亲在外地打工,常年靠药物维持,她和哥哥在老家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奶奶还是个聋哑人。她的异常情况很明显和家庭有关系,在班级里也没有得到班级其他同学的关爱与帮助。
第二天我找了班里性格开朗的几位学生,把陈同学的情况告诉了她们,这些同学也一致表示要帮助她。那天以后,课后大家带着陈同学一起玩,作业一起做,放学一起走。 为此,班会课上我还请来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上了一节“班级是我家,互相帮助建设一个温暖的家”主题班会课。慢慢的,陈同学也日渐开朗起来了!

 


阜南县朱寨镇人民小学
用“心”浇灌每一朵花
□二(1)班班主任  刘  梅
我喜欢我所带的班级,它是我的花园,花园中的“花朵”美丽又独特、纯真又可爱。花朵们在绽放的过程中需要阳光和雨露,更需要用心呵护,否则就会黯然失色,甚至枯萎……
班里有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在他刚满四岁时就离婚了,妈妈永远地离开了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五岁的姐姐和年幼的他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刚入学时小男孩性格孤僻,对学习不感兴趣,下课也从不和同学在一起玩。我知道他的内心是渴望爱与陪伴的。于是我让班里性格活泼的学生下课找他玩,课余时间我也尽量不回办公室,在教室陪他聊天。有一次他问我:“老师,我妈妈在外地会想我吗?”“当然想呀!”“她肯定不想我,都不给我打电话。”我明白他内心的“结”,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心里明白,母亲不给孩子打电话,一定有她的苦衷,但为了孩子,我决定去努力一下。我千方百计地和他母亲联系上,一次又一次地和她沟通。有一天,小男孩刚到学校就跑到办公室激动地告诉我说,妈妈给他打电话了。我的内心泛起一阵喜悦,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母亲的电话让小男孩性情有了好转,但这份没有陪伴的母爱依然不够完整。我尽量用“师爱”去弥补这份缺失的母爱。我经常利用节假日去他家进行家访,其实就想陪伴孩子。还通过班级活动让他感受温暖,做活动时我会安排性格开朗的同学和男孩结成对子。活动结束我都会去拥抱他,看到我对他张开双臂,怯生生向我跑来,我微笑着把他揽入怀中。这份“爱的拥抱”如阳光瞬间照亮了他心灵的某个角落。
温馨的陪伴和关爱温暖了幼小的心灵,渐渐地他变得爱说爱笑了,成绩也大有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我会坚持自己的教育初心,用心浇灌这些娇嫩的花朵,努力让我的花园里繁花似锦。

刘梅和学生在一起

 

本版稿件由吴琼 吴雄峰编辑整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