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心 两座城 春天咏叹调 也谈“糊涂”不得 桃花潭 一页书香 梦扬帆 蔷薇花开
08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73期  总第240期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73期  下一期
一颗心 两座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4-05-15 16:36

一颗心 两座城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石礼义
叶嘉莹先生说,“古诗词让人心不死”。最近学习了柳永的《望海潮》与姜夔的《扬州慢》两首宋词,让编者的一颗心串起了两座不一样的古城。
杭州,人们并不陌生。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是人们神往的地方,杭州城可以与天堂相媲美,可见杭州人见人爱,美得不同凡响。宋代才子柳永只身来到杭州,就为杭州美景所陶醉。你看,那里到处都是水边绿柳,枝条低垂,烟雾笼罩,如长发飘飘的女子,立在水边端详风景;横跨水面的小桥,连同倒映水中的桥影,均匀成一幅清新的山水画;那漫长的钱塘江堤,古木参天,树荫浓密,江中波涛汹涌,气贯长虹,别有洞天。最美的还是那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九月,有“三秋桂子”,香溢满城,七月,有“十里荷花”,沁人心脾。史传,金主完颜亮在听到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词句后,顿生南下入侵江南的野心。杭州不仅自然景美,而且人文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它自古以来既是江南重镇,又是繁华富庶之地。只见,集市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穿锦着绸的人群穿梭于各种珍宝饰玩店铺。河边,老人在悠闲地垂钓,水中,顽皮的小孩在莲叶丛中采摘莲蓬,嬉戏打闹的声音随风飘荡传播甚远。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政府官员勤政为民,与民同乐,一片祥和。
杭州如此之繁华阜盛,何人不羡慕?姜夔笔下的扬州,却是另一番景象,破败萧条,令人伤心至极。
公元1176年的冬至日,姜夔骑马途经扬州,在扬州北门外的竹西亭稍作休息。令作者诧异的是,扬州,曾经的“淮左名都”,而今却“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虽然“夜雪初霁”,天气晴好,但映入眼帘的全是青青的野麦和“废池乔木”,一片荒凉。漫步扬州城,尽管“二十四桥”的美景依旧存在,桥边的红药依旧年年如期开放,可扬州再也没有登桥欣赏美景的人了。战争的浩劫将扬州洗劫一空,扬州成了一座孤城,扬州成了一座“空城”。
杭州与扬州,都是江南历史名城,可一座富庶繁华,一座落寞凄清,差别犹如天地,对比鲜明。
《望海潮》是柳永的干谒词,词中不乏有作者对杭州官长的奉承阿谀之句,但词作更多的应是柳永对杭州城真实图景的描摹书写。风景如画政通人和的杭州让柳永按捺不住讴歌与赞美之情。在这里,作者赞美的既有对杭州官长政绩的高度肯定,又有他内心求功立名家国情怀的深情表达。《扬州慢》笔下的扬州城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战争浩劫之后,满目疮痍。“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作者与读者何尝没有此种心情?从这个层面看,姜夔的《扬州慢》也是作者内心家国情怀的曲折表达。
两首词两种境界:一个繁盛一个衰落,一个喜悦一个忧伤。两者看似对立,实则统一。世间事物千千万,哪一件不是如此“有无相生”地并存?可以说,繁华与灾难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潮起与潮落,是历史的真实。讴歌太平与反映灾难是作者的责任,同时也彰显文学作品的价值。柳永与姜夔一喜一悲的深情表达,就蕴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密切关注,凝聚着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
这颗心,也是我们中华儿女应该世代相传的一种共同的文化精神。
柳永的《望海潮》与姜夔的《扬州慢》同为高中语文教材,编者用一颗心串起了两座不一样的城。
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世界局势迷离多变。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多读一些古诗词。古诗词既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古人的美好心灵。中华儿女,不管古人与今人,其赤子之心不能变;古诗词,不管时代多么久远,其文心必永恒。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