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红旗:做有力量的电影教育
09版:校长之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77期  总第234期  2019年02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77期  下一期
阮红旗:做有力量的电影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2-27 11:01

 阮红旗:做有力量的电影教育

编前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小学名校长在我省教育系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精英群体,探寻其成长之路,解读其治校方略,对启迪新时代校长的教育思考提供有益的借鉴。为此,本报开辟全省名校长人物专访系列报道。本期,我们对话电影课优秀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铜陵市首届名校长、铜陵市新苑小学校长阮红旗,聆听她的教育理念,感受电影课程所拥有的独特魅力。
□居英婕  方  芳  汤应勤
阮红旗,1987年8月进入铜陵市实验小学工作,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到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再到副校长,她一待就是23年。2010年9月,阮红旗调至铜陵市新苑小学担任校长。当时,新苑小学位于城乡接合部,属于小区配套建设小学,相对之前工作的单位,这里硬件条件、师资力量等都显得很薄弱。然而对阮红旗而言,这里却是一番新天地,她带领教师们在新苑小学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用实际行动改变着这所学校。
8年多来,新苑小学硬件、师资、实践创新任何一环都没落下,并创建了多项特色课程,其中四项特色课程获得国家级表彰,一项特色课程获市级表彰。阮红旗带领团队着重从学生出发,积极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温度的特色课程:她大胆创新,建立了羽毛球特色教育的“教体企”合作模式,未来还准备创建“中国羽毛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她倡导创建的书法课程,实行分层教学,特色日益彰显,现已产生一定影响,学校还获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尤其是学校独有的电影特色课程,于2012年加入全国“电影课研究团队”,并荣获“全国电影课示范校”称号,使学校美誉度不断攀升。
初识电影教育的力量
教育是培育生命文化的一种方式,学校是生命滋养的一块沃土,课程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而学校的课程设计、课程开发与课程设施是改变校园生态、落实学生中心、撬动学校转型的关键。“学生是课程的中心,只有适合学生的课程,才可以带领学生走向生活,守望未来。”到铜陵市新苑小学任职后,阮红旗带领全校师生,通过发展特色项目,形成学校特色,创建特色学校三个层次,逐步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阮红旗从未停止学习。2009年,她赴常熟石梅小学,参加一个生命教育研讨会。“我觉得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孩子生命缺少灵感,为此我很着急,所以在去之前我就想着一定要多学点东西。”果然,收获颇丰。在同行们的影响下,阮红旗接触到了电影课程。她在现场看了一段“海龟产卵”的视频,深受震撼。阮红旗觉得,生命教育难点在于,孩子们的生命成长,必须要先在一个真实的场景进行体验。那到哪里去创造生命情境呢?“电影无疑是很好的生命教育的情境体验,尤其是多维电影,力量还是很强的。”
回校之后,她自己选了一些片子,先放给教师们看。“老师也很受启发并产生了共鸣,大家开始在学校里宣传,在班级里尝试。”最后,阮红旗欣喜地发现,不光是教师喜欢,家长喜欢,学生们也是真的喜欢!后来,遇到合适的时机,学校就选取一些相关主题的电影片段进行放映。再后来,学校统筹安排,职能部门相互协作,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探寻电影课程建设之路,并初步建立了新苑小学电影课程建设“三维”管理网络。学校还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电影课五环节”程序,初步构建电影课操作模式。选片、观片、议片、实践、总结,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参与其中。她说:“电影教育是很有力量的,比如说看一部《地道战》,明显可以增进孩子们的爱国情怀,比单纯的读文字好很多。”
“一个人只有一种人生,但电影能带领学生看尽不同人生,走好自己的人生。”为了学生发展,学校立体实施电影课程,学校与家庭、社区合力建设“四个影院”:班级影院、家庭影院、爱心影院和社区影院。与此同时,还建立了15T的电影资源库。“我们也和一些农村学校手拉手,下载了几百部影片到硬盘中,送给他们,开展帮扶工作。” 阮红旗透露,学校的资源库每年都增加一些新片子,2019年开始准备进行“电影课网络课程”研究。
电影德育奏起交响曲
“能够进入并影响孩子心灵世界的教育,才是真正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可以说,电影课程的开设,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打开了一扇便捷而宽敞的大门。电影课程与德育工作是相互交融的。” 阮红旗介绍,学校根据各学科特点,整合电影资源与学科教学,选方法,讲艺术,使学科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思想道德教育水乳交融,形成洇力,达成渗透。学校还积极联袂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无缝对接,携手创设时空一体、多元交互的生命在场的“德育现场”,构建出充满正能量的德育强磁场体系。同时,学校常与社区及相关单位联合开展远离毒品、预防疾病、防溺水、交通消防自救、关爱空巢老人、道德模范事迹宣讲、节约用水、保护环境、革命传统教育等德育大课堂活动。
学校“电影德育交响课程”已经成形,会根据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水平,及表现出的道德问题,确定学期教育主题,班主任老师则围绕主题在电影资源库里选择相关电影。每周一部好电影,周五下午,以班级为单位,全校统一时间观看,还可以邀请家长来校与孩子们一起看。看完后,教师再组织家长和学生进行现场对话,交流真情实感。同时,学校不断提升环境文化价值内涵,积极发动师生动手建设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专用室(馆、场)文化,并开展评比,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校还以团支部名义组织起来的一批爱心志愿者教师,他们不定时组织留守未成年人、单亲、无亲、后进生、残疾儿等特殊学生观看专门为他们挑选的影片,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励志教育,让他们渐渐走出孤独封闭的世界,从而尝试,并学会以自我悦纳、澄澈友好的心态面对自我和他人一起组织的世界。寒暑假也没停歇,学生会就近到所在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由社区辅导员组织看电影,影片则由学校提供。
立德树人,融德育于艺术,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通过一系列的德育举措,新苑小学变化欣然可见。阮红旗表示,在未来的探索中,她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电影德育交响课程”并丰富它,“期待以更大的实效,来铸我校魂、惠我学子。”
一个好团队才能出一部好影片
一部好电影的制作离不开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阮红旗不仅将电影的魅力分享给广大师生,更是将电影制作的精神融合到学校的管理中来。阮红旗深知,学校要发展,不仅需要校长的管理和决策,更离不开中层干部的理解和执行。在她的带领下,学校采取了结伴学习、亲身实践、自我更新等一系列的措施提升领导成员的素养及综合管理能力。
学习是提升自我能力的最好方式,阅读则是学习的常有形态。为将读书学习落到实处,学校采取必读与选读相结合的形式。必读则是校长选取优秀文章和书籍,选读则为大家根据工作需要自选书目进行阅读。阮红旗表示,不光是教师,希望每个学生都可以和阅读交朋友,能和阅读同行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
中层管理人员需要有逐步推动各部门工作方式,由“事务型”转向“研究型”的转变能力。为此,阮红旗会在每个学期的某个时间,将中层聚集在一起,一整天放下手机,讨论研究每个部门的工作方案。“专题性学习”与“问题性研讨”在教师队伍中更是常事,每学期1次,一次一周。在阮红旗眼里,转型,并不是通过某一个手段,而是希望不管遇到什么事,大家都不要当做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去处理,要去思考问题背后存在什么,有什么解决方法。这是转型的初衷,也是转型的意义。
自我更新既是个人发展需要,也是团队发展需要,学校的发展更应该跟上时代节奏。通过中层会的研究学习,业务部门由原来的查书面教案改为查电子教案,又改进为现在具体工作中的日常观察与考量。此外,阮红旗十分注重阶段性的工作反思,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转化成工作推进的新资源。
一线教师团队的成长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学校用三个诱发、三级听课、三个观照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三个诱发则是多赏识教师,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空间,提升职业的幸福指数。如:出差时问候;生病时探望等诱发教师“感动”。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化中,遵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诱发教师“心动”。且学校会在学期初通过调查问卷,根据教师申报的特长,因才设岗,诱发教师“行动”。
三级听课,则是教师之间互动、双向、多维的听课模式。一级层面:如本地优秀导师、校长等,成立“学科专业委员会”。二级层面:行政管理人员(也是各学科具有话语权的骨干教师)。三级层面:教研组内部。通过每个层面的管理,共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三个观照中,观照课堂现场是阮红旗最重视的环节,也可称为课堂教学“现场化”。对此她解释到,教师上课时与之前备课预设是会有出入的,但当课上有了生成的东西时教师不能回避,这里说的现场化,是作为教师要会根据现场的环境、人、事件进行教学调试。她强调,“好的老师是在课堂上有好的策略去改进学生,可能有的老师课很普通,但是学生的成长是明显的,那这个就是好课。”此外,学校积极建立学习平台、拓宽研讨平台、搭建展示平台。每学期至少开三次科研例会,请专家做科研知识专题讲座等名师引领,公开教学、外出深造等更是常有,阮红旗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她没放过任何一个教师和团队成长的机会,脚踏实地,共同进步。
“学生不能走遍全世界,但是电影课可以把全世界带到孩子眼前。”“适合的喜欢的才是最好的。”阮红旗不是电影人,却对电影有着同样的热情,并将优质电影执着而坚定地与教育相融合。她梦想着有一天,电影教育能为更多学生打开一扇扇生命之窗、智慧之窗、心灵之窗;也希望有更多学生能从中学习到多元文化和美好品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