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艺术在幼儿课堂的尝试 引领学生品读经典 让学生学会“心中有爱” 传承家风育桃李 治学教子满园芳
15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80期  总第234期  2019年04月28日  星期日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80期  下一期
凤阳花鼓艺术在幼儿课堂的尝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4-28 09:13

□凤阳县示范幼儿园  金  洁
凤阳花鼓是凤阳传统的民间艺术,基于发展凤阳本土文化的现实需要及根据当前音教课改的主导思想——“审美与快乐”,我园在引领市级课题《凤阳本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尝试的基础上选择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凤阳花鼓”作为我园艺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进行了凤阳花鼓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
一、利用凤阳花鼓艺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是幼儿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幼儿在观察中获得的知识越广泛深刻,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就越丰富清晰,因此,我们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遵照幼儿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对凤阳花鼓艺术内容进行认真地挖掘筛选,创造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并巧妙地利用活动室内、外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易于接受的色彩鲜艳的凤阳花鼓艺术图片,如《我爱家乡》《凤阳花鼓》《热闹的节日》等,幼儿通过欣赏、观察、发问以及教师的讲解,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凤阳花鼓艺术气息,观察感受凤阳花鼓艺术的美,从小在幼儿心灵深处埋下爱家乡的种子,感受民间艺术的美,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
二、利用打击乐演奏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知识的获得并不取决于家长的主观愿望,甚至也不取决于教师说什么,怎么说,不能靠成人的单向灌输,而必须经幼儿自身的实践操作与环境的互动才能得到,而打击乐演奏活动,正好满足幼儿的这一需要。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设置打击乐演奏凤阳花鼓教学内容。凤阳花鼓的鼓点节拍主要有:四分之四拍“咚咚啪咚”、四分之三拍“咚咚啪”和四分之二拍“咚啪、咚啪、咚”等三种。“凤阳民歌”的节拍多以中速的四分之四拍和中速的四分之二拍为主,代表作《凤阳歌》。我们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演奏乐器如响板、铃鼓、三角铁、木鱼、碰铃等,并请幼儿结合音乐及“身体动作谱”找出乐曲节奏。再提供打击乐请幼儿演奏,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需要,又可以变幼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充分利用凤阳花鼓民间艺术快乐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我们为大班幼儿创造了凤阳花鼓艺术快乐园,里面汇集了丰富的材料,深受幼儿们欢迎。快乐园分欣赏区、手工区和表演区,在欣赏区可看到花鼓艺术品、服饰、节日图片、凤阳名胜建筑等。通过欣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提高观察力和审美力。在操作区:有绘画、泥工、折纸等,通过幼儿做做玩玩,制作不同风格的花鼓造型,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在表演区为幼儿准备花鼓、服饰、音乐等,活动前,幼儿已经练习左手持鼓、右手拿鼓条的花鼓动作,学习了基本舞步“四方步”和“舞台步”,以双条鼓的鼓点为节奏,让幼儿配以各种双条鼓的动作自行编排舞蹈,另外还有双人和多人的集体动作,这些让幼儿自由舞蹈的方式,培养了幼儿大胆表演,主动合作和创新的能力。
凤阳花鼓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内容、动作、表现形式、道具来源于生活,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值得教师引导幼儿去欣赏、审美、尝试和体验。我们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本土资源,引导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去欣赏、感受、表现和创造,使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好地遨游在凤阳民间艺术这一奇妙的世界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