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艺术在幼儿课堂的尝试 引领学生品读经典 让学生学会“心中有爱” 传承家风育桃李 治学教子满园芳
15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80期  总第248期  2019年04月28日  星期日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80期  下一期
传承家风育桃李 治学教子满园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4-28 09:19

□太和县第五小学  张  梅
在父辈的教育影响下,本人于上世纪90年代初走上了教师的职业生涯,寒来暑往近30载春秋,班主任工作从来没有让过贤,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不知不觉间皱纹爬上了额头,早生了华发。众所周知,女教师是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特殊人物,是妈妈也是学生家长;是孩子的心理医生,也是班主任教师;亦师亦友,长善救失;治学教子,立德树人。行走在教育大道上,有欢笑,亦有泪水;有迷茫,亦有顿悟;有辛酸,亦有喜悦。虽说是一路摸着石头过河,却是渐入佳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这也是我最为享受的幸福。下面谈一谈本人治学教子的粗浅认识和做法。
一、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一是教育孩子要独立。独立精神是一个人拥有一切优秀品质的基础。犹太教育学家巴维说过这样一句话:“培养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比培养一个高材生更重要。”二是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也是工作能力等一切能力的核心。三是注重孩子的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也是至关重要的,2010届学生李某天资聪颖,成绩优秀,可最令人头疼的就是手脚不稳,经常拿别人钱物,发现后我便多次耐心地开导他,又及时联系其母,配合家庭教育,终于帮其戒掉了恶习,目前李某正在同济大学就读。每逢节假日,祝福短信便会如约而至,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无论是儿子还是学生,我首先要求他们身心健康,学业和功名还在其次。尤其对儿子的教育非但不溺爱,反倒比对学生更严格。我时常告诫他们,凡事当有度,做人应知足,无论何时何地要守规矩,按规则办事,先做人再做事。
近几年由于农民进城务工多,留守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就成了老大难。家长迫于生计生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家多数是由老人照顾。老人只能给孩子解决温饱问题,家教几乎是空白的。留守未成年人为了引起成人的关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成了班级管理的难点。学生杨海玉爸妈常年在海南打工,其学习成绩一般,总喜欢独来独往,极不合群。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她交流,嘘寒问暖,暗示班里其他同学主动与她交朋友,慢慢地,她就和大家一起愉快地相处了。
三、严于律己,立德树人
作为教师就应该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课堂内外,我时时处处为他们作榜样,传播正能量。在这个丰衣足食的时代,学习终于从“颜如玉黄金屋”的功利角色,开始回归到“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本真面目。小学语文课例中励志的名人故事、名家名篇不胜枚举,我时常将语文与生活巧妙地融会贯通。尤其是2016年3月我参观了“安徽名人馆”后感触颇深,课堂内外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述历代安徽名人以及名人、伟人的成长故事,有时甚至还现身说法,随时随地播撒理想的种子,希望这些种子能早日在学生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严慈相济,奖罚分明
现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弥漫着“在家中父母舍不得管,在学校老师不敢管”的气息。这是对鼓励教育的误解,我更崇尚有理有度的惩戒教育。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也因此真切地领悟了“在读书中做人,做人时懂得规则;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不负生命”这句话的内涵了。无论是学生还是儿子,有错必惩,取得成绩及时鼓励表扬。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出温室的花朵。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罚分明的;好的教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我从父辈的言传身教中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便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不仅要代代传承,并且将其发扬致力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育事业之中,育得桃李满园芬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