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
16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10期  总第234期  2021年01月2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10期  下一期
春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1-02-20 14:47

暖暖火房流年味
□休宁县石田中学    汪红兴
屋外,群山银白,瑞雪霏霏,阴霾云块笼罩着天地,飘飘扬扬的雪花,覆盖着山川河流屋舍人家,万籁无声。
屋内,咕嘟咕嘟、咕嘟咕嘟……若干久经“考”验的砂锅、钢精锅、洋瓷盆,烟熏火燎,锅里堆得满满的辣椒、肥肉、豆腐、冬笋、白菜……红的红,黄的黄,白的白,绿的绿,横放在火镰上,“滴笃翻”的汤汁不时往外溢,下面是火凼,文火忽明忽暗,散发着幽幽的光。四周围着有些年头的长短凳,包浆油光发亮,坐上去吱呀一声,像是老鼠的嚎叫。四壁为木板或砖壁,吸附着厚厚的灰尘,木栅栏的小窗贴在板壁上,光线从外面泄进束光来,好像是一盏灯照亮了里面世界。
这就是火房,徽州大山里冬季山民的取暖之地。
徽州多山,千峰耸峙,山高林密,遮天蔽日,民居大多藏匿在大山的褶皱里,冬阳只是象征性在房顶晃一晃,打个照面,就躲到山那边去了。莫说那简陋的树皮房、木板屋,即便是粉墙黛瓦的四合院,冬至后,那寒风嗖嗖地响,从那天井、厅堂中钻来,刀刮一般,阴森森、冷飕飕,好似一个冰窖。以前山民生活艰苦,破棉袄,单衫裤,冷得牙齿打颤,浑身哆嗦,那得烤火。
最常见的取暖工具是火熜,携带方便。在乡村走走,总能在村头巷尾,遇见那些拎着火熜的老人,火熜上写有工整的毛笔字“××置办”,彰显着一地文风。两只手交叉搭叠着拱在腹前,上面罩个深蓝色的长围裙,嘴上叼着根烟,倚着斑驳的门板。遇见每个行人,都是露着淡淡的笑,平静而从容。不时用铜火箸拨拨,然后别在火篮脖颈上,日子一如那老宅里的自鸣钟,不慌不忙,终生平静。
不过火熜在取暖家族中,只能算小儿科,还有火罐、火盆、火炉、火箱,而火房则是老大。
“火房是个鬼,沾上放不了。”这是常挂在村民嘴上的话。因为火房的暖,从头到脚全身心,是最惬意、最温馨的享受。它比空调房要透气,更富烟火味。
火房唯有深山农家才有,山越高,谷越深,火房就越多。因为火房耗炭多,需早早准备,山村主妇弯刀打屁股,拎个水桶,到山场上伐薪烧毛炭。这烧毛炭活有技术,火候把握到位,脸儿像只猫,只有眼眸在动,挑回一担又一担的毛炭堆在柴房中,一家老小一冬就不愁了,别看开始堆山似的,但到来年春暖花开,依然柴房空空。
火房大多为偏房一角,小的几平方,大的十来个平方,大多可以容纳十来个人。就地挖个火凼,或圆或方,或大或小,几块砖砌起。顶上沉甸甸的红薯、金灿灿的玉米,或者火腿、干豆腐、腊肠等,似乎一家的家私都聚在这,唾手可得。四周贴着旧报纸挡着缝隙外面的凛冽寒风,报纸冷不丁是民国的《申报》,让你大开眼界,这都是当年的祖辈徽商带回家的。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进门便是客,雪天里,到了山里,山民递上一根烟,泡上一杯松萝茶,把你引进火房,就像东北人拉你上炕,然后就坐在火房里吃饭聊天,螺蛳壳里做道场,炉火日夜不熄。
 昏黄的油灯下,农妇们就坐在男人身旁,躬着头纳鞋底,嗤啦嗤啦,鞋绳一上一下,针针线线都含情,熬过一个又一个夜晚,一家老小的过年新鞋就有着落了。孩子们则在围火镰上烤年粿或粽子,两面微黄,脆香绵软,满室生香,回味悠长。
这时光山民喜欢扎堆。平日“扛锄头杆的”,虽说肚中墨水不多,但见多识广,个个都是“说鳖筒”。说杭州屯溪,说水浒三国,个个眉飞色舞,唾沫四溅;诸葛亮三气周瑜、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鲁提辖三打镇关西……绘声绘色。
人愈来愈多,里三层,外三层,男女老幼挤着,那些故事虽耳熟能详,还是觉得百听不厌,撩拨得男人女人心里痒痒的,对山外世界充满了无限好奇。说鳖筒脸色红润,声音越响,呷一口酒水,继续神侃,意犹未尽。这时火房里飘起了香味,氤氲在室内,原来主人在炉中烧山芋。扒出炭火中那黑不溜秋的山芋,香味诱人,让人垂涎三尺,嘴一边吹着气,手一边正在翻动着拍,剥开那热气腾腾的山芋,外黑内黄,一人一点,津津有味,打一巴掌都不放。
一到腊月,火房里更是欢声笑语的天堂。主妇们打帮,在火房里打米糕、打食桃、包粽子、做米粿,一茬又一茬,忙得不亦乐乎,火房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火房虽暖,不过要小心。临睡前,得用两块大石头压着,否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会酿成大祸。曾经有个小山村,因为一户人家火房走火,燃成一片火海,近70户人家化为灰烬,好在没烧死人,那一晚哀嚎遍野。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火房越来越少。只有少数高山村落,还能见到。去年一场雪后,我步行几十里去杨家山村摄影,那个高山村落,只有十来户人家,满是板房的世界。又一次见到烟熏火燎的火房,看到那熏黑的火腿、烤黄的豆腐,一家人在火房内围炉而食,心头蓦然一热,主人邀我共餐,我欣然应允,坐在矮凳上,就着火镰吃着农家土菜,粉蒸肉、冬笋、农家豆腐,大快朵颐,心温暖柔软了许久,有种时光穿越之感。
又是腊月雪纷飞,大山里,暖暖火房流淌着一村的年味,一村的风景。

冬日玫瑰       □祁门县胥岭学校    孙祁岗/摄

 

寻味冬野荠菜
□含山县林头中学    孙邦明
冬季是沉默的,可一剂野菜开胃,便打开了硬邦邦的味蕾世界。
冬阳缓缓地爬上柳梢,旮沓丛畦地边埂堤沿,那蜷缩的野荠菜,便肆意地舒展,无问东西,层叠的叶,葱绿翠拔,一种匍匐的低调姿态,在初冬枯黄的旷野中,点燃纷至沓来的脚步,追逐那一缕舌尖上沁香的至纯至味。
“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不只属于春天。初冬时节,寂寞的野荠菜,远离喧嚣,被名贵放逐在旷野里,与杂草同生,与山川为伴,与沟壑相依,一半闲适,一半阴凉,漫过季节的年轮,浸润了春的绽放,夏的热烤,秋的舒适和冬的凛冽,不急不躁,淡定从容,饱吸天地日月的精华,时间煮味,煎熬出天下最可口与营养的味道。晋朝夏侯谌在《荠赋》中有云:“钻重冰而挺茂,蒙严霜以发鲜”,显然冬野荠菜历经风霜后愈加原味。 
初冬的野荠菜,漫漶在水墨画卷上,凛冽寒气下愈加脆嫩。单手或双手拢起墨绿,嘎嘣而出,根须如萝;一不小心,茎根分离,鲜嫩饱汁,新鲜清香。焯水凉拌,去涩鲜嫩;洗净爆腌,嘎嘣清脆;润进肉馅,去腻收油。清有清的至纯,杂有柔之惊喜,皆洗去铅华,落入清净,复原人类一直原始的状态。“小著盐醯助滋味,微加姜桂发精神。风炉歙钵穷家活,妙诀何曾肯授人。”诗人陆游以一碗荠菜配以作料,吃起来也趣味盎然。
古人的养生智慧,蕴藏在一菜一饭之间。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野荠菜性甘,味平,能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清热、消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野荠菜是个宝,“菜中甘草”。民间关于野荠菜的吃法,似百科全书,搭配其它,汲取它的丰嫩与内涵,锦上添花;也被称“吉菜”,有着吃“吃吉菜,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苦中寻津,别有一番人间滋味。
民以食为天,生活即美食。同种野荠菜,两种天地间。想当年食不果腹,当一种食物成为人们争抢的唯一,那苦味便成了一种奢望与珍馐。然而一种再鲜美的菜肴,也会吃反胃吃成一种痛苦状。看来野荠菜又名苦菜,不仅味苦,也许是吃得痛苦罢,清汤寡水,物极必反吧。时间轮转,如今荤腥搭配,粗细相间,人们告别了单一的食物结构,流年野荠菜的至味清纯,蓦然从味觉的记忆里悄然回归,如若人过中年,经历是是非非,起起落落,繁华落尽后,方悟出人世间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道理。
人间至味是清欢。野荠菜,布衣本色。这来自泥土的馈赠,土生土长,干净质朴,清白原味,自带远山野畈的清气,让人在苦甜之间自然地回归到陶渊明归耕南山的怡然心境。

 


追山芋
□当涂县护河镇青山中心学校    岳承贵
深冬,常在大街小巷看见年轻的女孩子手捧烫山芋,吸嘘着,几乎不顾文雅的形象,吃得津津有味,一脸的受用和享受美食的幸福。偶路过炕炉,闻着熟悉的香气,放缓脚步,迟疑片刻,却无法做到像孩子那样直白,毫不掩饰内心的欲望,想吃炕山芋,无所谓什么卫生。几次三番,似乎听到内心的声音,不是馋于山芋的滋味,饱口福的需求不是那么强,只是喜欢回味记忆里儿时追山芋的经历和快乐,以及对山芋的一份情怀。
出生于山村,村前村后山坡荒地多,水稻田少的可怜,加上蓄存水困难,按生长期供水无法保障,自然水稻只能靠天收,所以吃大米饭成为山村人的一种奢侈。几经不屈挣扎和苦苦尝试,耐旱命贱的山芋,就被当成填饱肚子保命的“五谷杂粮”栽进山坡地,蓬勃山村人生存的希望,生命有了葱葱郁郁。说句真心话,小时候对吃山芋不太喜欢,甚至吃到怕,说难以下咽也毫不夸张,几乎大半年靠山芋维持性命,冬天烀山芋,春天山芋丝山芋干烧饭烧粥,连接起春荒“青黄不接”的生命线,夏秋两季节山芋逐渐长成,蒸、烀五花八门地吃,一日三餐少不了掺杂着吃,何况那时的山芋品种单一,不像现在这么软甜,硬得能噎死人,但还是离不开山芋,因为山芋秧能在缺水贫瘠的山地里存活生长,而且能结出山村人赖以生存延续的山芋,儿时无法认识到这点的我最感兴趣的是追山芋。
入秋,天气渐渐寒冷,到大面积起山芋的时候,生产队组织全体劳动力下地,一年忙碌快活的季节到来,分工合作干流水线活,女劳力一字排开砍断山芋藤拖去,男子汉粗落站立一垄一垄起山芋,妇女、半劳力紧跟着摘山芋装筐,队长带领年轻力壮的运山芋,满山坡从土里窜出来大大小小的山芋,人的脸上就堆满丰收喜悦的神情。随之,我们寻找快乐的机会到来——追山芋。
挨到放晚学,一溜烟跑到家,因为山芋地比学校有乐趣,诱惑大,兄弟姐妹,或要好的发小,结伴奔向空地,带着竹篮、小钉耙、锹等工具,先是开展地毯式搜捕“漏网之芋”,俘虏伪装蒙混在大土块之下的,抓获藏匿隐蔽在枯草山芋藤里的,怎能逃过我们的火眼金睛,一一束手就擒。来回几次扫荡,地面表层再难有发现,接下来再深入地下——进行探雷挖掘,就是把遗漏在深土里的山芋挖出来,不是把山芋地重新翻一遍,那劳动量太大,往往还劳而无获,空手而归,是顺根茎追山芋,有的放矢,这就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线索的慧眼,和丰富的经验。
村里创下最精彩记录的应该是我。
一次,在山坡地低处的边缘,发现一根红红的茎,凭眼光,看出是茎头不是茎尾,这是秘籍,如果是末梢,山芋已被起走,没必要空耗力气。毫不犹豫,奋力挥舞钉耙,可翻地追出2米多,见茎或粗或细,就是不见山芋,它像在和我玩捉迷藏,有点意外,天色渐渐黯淡,大伙聚拢而来,七嘴八舌,看着收获无几的我挖。突然,茎变粗直下,应该有山芋,用锹又掘下小1米深,还是那样,似故意挑衅戏弄我,怎么回事?心里开始犹豫。有人劝放弃,说每人分出点。我擦擦脸上的汗水,喘几口气,不甘心,我坚信我的判断,坚持要决个高低胜负,继续。见我倔犟,大家纷纷留下山芋披着暮色而归,最后只剩一位小伙伴趴在地上默默地看我挖。星光下,我打量长垄深坑,怀疑是不是有点盲目,观察一下四周,离山地边缘有条暗沟,且有厚厚的淤泥层,有水,土深,对!茎是为去找水,在土地里它能嗅到水的气息和味道。跳出坑,选择在淤泥层上打井,铁哥们助战,果然不出所料,茎是朝这边暗度,翻出三钉耙,挖到一个圆滚滚小猪头般大小的山芋,欢呼惊叫,得胜而归。
第二天一早,小伙伴们三三两两地赶来开开眼,啧啧称赞,捧起猪头山芋把玩。
如今想来,当年追山芋的记忆如此铭心,是因为劳动留下的惊喜和体验,同时在劳动中学会思考,获得快乐,品尝到人间烟火,被追的山芋更教会我对生活通透的理解,难忘的不是山芋留在舌尖上的味美,是被滋养出的流淌在血液里的那种顽强实用淳朴的精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