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激趣方式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5-08 15:25 |
□天长市汊涧小学 乔素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活动中激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教师要引导他们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发现规律。做游戏不但可以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上课前,我准备了红、黄、蓝、绿几种颜色的小球,按一定的要求放在四个袋中。上课时我让学生做“摸球游戏”,通过游戏体验了解哪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接着我又让学生做“装球游戏”,每组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把球放入透明袋中,并比一比哪组快。最后请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这样的教学,激发了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学生开心极了。
二、猜谜语激趣
猜谜语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个形式,它能活跃人的思维,丰富人的想象。一则恰当的谜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钟表的认识”时,我出示谜语:“没腿它会跑,没口它会叫,天天提醒你,每天要起早。”请学生打一生活用品,有趣的谜语一下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个个都跃跃欲试。
三、讲故事激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有趣的故事内容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故事,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例如,我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时,讲了“朝三暮四”的故事:王伯伯给一群猴子喂桃,他对猴子们说:“早上给你们喂三个,晚上喂四个,行吗?”猴子们一听都嫌桃子太少了,大声嚷道:“不行!不行!”王伯伯想了想笑着说:“那好吧!早上给你们喂四个,晚上喂三个。” 猴子们听了王伯伯的话,都笑了。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及时抓住时机做引导:这里面还藏着数学知识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多媒体激趣
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静为动、化虚为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解决 “树上有9只小鸟,飞走了6只,还剩几只?”这道题,我在教学时先出示一张一棵树上画有9只小鸟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而后说出树上有几只鸟。屏幕上播放从原来树上的9只小鸟里飞走6只小鸟的画面。这时我问:飞走几只?这6只小鸟是从哪里飞走的?学生回答后,再让他们观察现在树上还有几只小鸟,并问学生:现在树上的小鸟数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这样通过PPT的直观演示,不但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理解题意、表达题意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斯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激趣,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状态,并能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参与学习,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