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 Maps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基本策略 小学语文语感中“背诵与交流”的应用
06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43期  总第240期  2022年09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3期  下一期
小学语文语感中“背诵与交流”的应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2-09-28 14:59

学 科一见
小学语文语感中“背诵与交流”的应用
□砀山师范附属小学  路月丽
语感作为语文学习、语言文字应用与日常交流经验的结晶,是日积月累与潜移默化的隐性学习成果。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研究小学语文语感培养中“背诵与交流”教法的应用,以期采用最简单的教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背诵与交流”的积极作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蕴含着背诵等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对知识积累、知识理解与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
1.强化知识识记与运用
知识识记是语感培养的根本性环节。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感与其识记的知识量成正比。采用“背诵与交流”的方式,为小学生扎实语言文字知识的基础,才能在日常的学习中达到熟能生巧的语感成长目的。通过这种交流活动,既达成了小学生知识强化识记,又实现了学以致用的语感成长。
2.优化语用能力
小学生在“背诵与交流”中,不仅会检验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会在补缺补差中优化语用能力。以四年级下册的《白鹅》为例,让小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后,交流其中能体现白鹅“高傲”的词语与句子。教师也可以趁机引导学生运用同义词去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语感培养与语用训练结合起来。
二、小学语文语感培养中“背诵与交流”教法应用策略
为确保“背诵与交流”的有效性与趣味性等,教师要采用适当的策略,才能把“背诵与交流”发挥出知识教学、兴趣发展与语感发展的效能。
1.小组竞赛法
为避免“死记硬背”等带来的学生逆反心理,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竞赛法,以小组团队荣誉与学生个人荣誉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有些单元可以偏重于“背诵”比赛,例如古诗词、现代诗与优美散文等体裁,教师可以多采用小组“背诵”赛;有些单元适宜“交流”的方式,例如议论文、说明文、寓言、童话、小说等,可以采取续写、扩写、缩写等交流方式。
以五年级下册“漫画的启示”中第一幅漫画为例,就适宜采用“交流”竞赛法。建议的竞赛办法有:一是情节预设合理性竞赛。即在法律法规、传统美德与纪律框架之下,会出现哪些不利后果,或者会有哪些积极意义等。二是关系动态变化预设竞赛。如“乘凉者”与植树者的关系、树与水的关系等,既要能看到其中的恶性循环以吸取人生教训,更要能预设积极的发展方向总结成功经验。最终,让学生评选出最优秀的“交流”成果,实现文本知识学习、文本主题分析与文本结构剖析的统一。
2.兴趣发展法
小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高速时期,对各种知识都充满了好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身心特点,以稳定的兴趣引导其积极地开展“背诵与交流”活动。
以五年级下册的《清贫》为例,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背诵与交流”活动时,操作较多的兴趣发展法有:一是让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或选择自己好奇的某个情节或某个现象交流等;也可以是几个学生角色扮演背诵其中的几个段落。二是对于课文文本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组织其开展与文本关联内容的“背诵与交流”活动。如背诵方志敏等革命家的革命诗词,甚至可以歌唱革命歌曲等,只要是与文本主题有关的,教师都可以利用适当环节组织学生参与。
3.榜样引领法
选择学业基础好、学习态度好、特长发展好等特点的学生,让其在“背诵与交流”的优秀表现中,为其他学生树立语感培养的榜样,进而打造良好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以六年级下册的《为人民服务》为例,作为一篇演讲稿,就比较适合开展背诵活动。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选拔班级演讲或朗诵特长学生作为榜样。以演讲比赛或朗诵比赛的标准,对其“背诵”活动进行评价,让其他学生在朗诵等活动的欣赏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二是把熟练性与准确性高作为榜样。即学生背诵文本的熟练程度与准确程度谁高谁就是榜样,以及在交流过程中谁的思路清晰、谁的主题明确为榜样。在该文的学习中,让学生结合文本交流其中的“生死观”“利益观”的理解等。
小学语文学科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背诵”处在一个相对基本的环节,推动小学生完成一个“博闻强记”的原始积累;“交流”则处在一个知识理解与运用的相对高级环节,驱动小学生积极调动所学习知识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使自己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其语感随着背诵文本与识记知识的增加,交流与思考的优化提升,呈现正比上升的发展,为语文学习、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