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在这里唱响 鹭鸟村记 吾师老郝
08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75期  总第243期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75期  下一期
吾师老郝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4-06-12 11:31

吾师老郝
□寿县迎河中学    刘    芹
十年未聚,二十年未聚,转眼间就是三十三年了!费尽周折,总算约齐了十来个同学,去合肥探望郝老师。出发前一天晚上激动得失眠了,第二天一大早,戴着“熊猫眼”——出发!
三十多年前,一群懵懂少年,稀里糊涂地聚集在了郝老师的门下,虽然有师兄师姐的指点铺垫,但还没过一个星期,我们就领教了郝老师的厉害。怎么说呢,进入师范,也算是跳出农门了,反正包分配,大家对学业呀,校规校纪什么的,能装糊涂就装一时呗。但老郝可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过了国庆节,天气就转凉了,大家上早操速度就慢下来了,老郝除了扯着嗓子在女生小院外喊人之外,等女生出来的差不多了,他会气冲冲地跑到寝室门口,不依不饶地敲门,直到我们的“袁大总统”(又高又大又胖),睡眼惺忪地崴出寝室为止!跑到操场,只有我们班个个精神抖擞,齐刷刷的一个不少。然后呢,郝老师是“一二一、一二一”地跟着我们跑,三年后毕业,我们班墙上的奖状,须竖贴才能挤得下。
三年里,最最痛苦的事,就是在冰天雪地的夜晚,还要去上晚自习。那时候,没有羽绒服,没有皮棉鞋,没有空调没有取暖器,我们的学业任务不算重,课余时间,大家争相织毛衣,我们寝室一位小大姐更厉害,灯亮的时候织一种细密的花纹,熄灯以后摸索着打平针子,晚上我们正织得起劲,老郝悄没声地进来了,瞪着铜铃般的大眼,大吼一声:去给我上自习!吓得我们藏在蚊帐里,大气不敢出,握着篾针子的手也不敢动,靠近门边,没来得及躲起来的姑娘,只好怏怏不乐地起身,在郝老师的监视下梳洗打扮,缩着头去上自习了。
老郝上课的经典动作是从眼镜片上方瞅人,多年后,由于老花加近视,我也不得不从眼镜片上方,瞅我的学生,但是写反思时,总觉得离老郝的思想境界,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他教我们生物,我只记得细胞膜细胞核什么的,还记得他说,将来我到你们家去吃饭,你们要是用切了荤菜的砧板切素菜,我一口都不得吃。有男生小声嘀咕:不吃我们多吃点。老郝就拿眼瞅他。现在后疫情时代,这个生熟分开的操作,证明我们老郝的观点是科学的,是前卫的。
堵车,十一点多才到郝老师楼下,师妹引进门,说老师昨天就把毕业纪念册和照片拿出来,一个一个研究,自己又抄了一遍姓名,留了空白,等着填我们的手机号码,在屋里走来走去,猜猜哪个会来,哪个会忙得没时间……几间屋子找遍,没有老师的身影,阳台门一开,老郝在那里翘首远望,看我们可进小区呢!转头看到我们,颤颤巍巍,拥抱握手,笑眯眯地喊我们的名字,一个也没搞错!看到老师翻出一大堆旧物,我们感动得一塌糊涂,只恨来得太迟。
三个小时飞一般过去了,我们的谈话都是在“那时……”“那时……”的感慨中进行的。老师八十有六,谆谆教导,一如三十年之前。我们同行十二人,皆是勤恳工作,老实做人之同道中人,一一向老师汇报工作、学习、家庭、孩子……老师甚是欣慰,感叹我们接过了他的火炬,成为寿县教育界的中流砥柱!谈及师母,老师黯然神伤,师母是我们的化学老师,北京知青下放到炎刘,一口正宗京味普通话,微胖,身形灵活,每每大型活动,她就是我们的导演、舞蹈老师、播音指导,误了饭点候我们蹭饭的慈母……与郝老师伉俪情深五十多年,真正的一对革命伴侣!可惜师母前年因病离开,我们竟无人知晓。
怕打乱老师的生活节奏,吃饱喝足我们就起身告辞,老师握手不松,直到我们相约明春花季,阳光半岛再见,老师才依依回身。相聚时短,别离路长,惟愿吾师,福寿安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