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们 和秋天的草木重温当初的恋情 我交给世界一个少年 最美的远方
08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55期  总第241期  2017年09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5期  下一期
最美的远方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7-10-30 14:35


最美的远方
□宣城市工业学校   查晶芳
我对“他”的喜爱,始于少年。
初中时,教我们语文的是上海下放的翟老师。他一嘴标准的普通话,浑厚、磁性的男中音,当那些平平仄仄、抑扬顿挫的音韵从他口里流淌出来,就像一串青铜的风铃摇曳在湛蓝的天际,几乎是瞬间,我喜欢上了那个被称作“古诗词”的他。
最早,只是单纯地喜欢那朗朗上口的清音雅韵,一字、一字,落于齿间,清甜芬芳,余香袅袅。情窦初开际,便喜欢字里行间沾满的风花雪月之气,在淡烟疏雨里、清冷月光下,一缕、一缕,染在眉间心上,那种销魂的缠绵婉约是我最爱。年岁逐增,渐渐于优美声韵、花月情浓之外,读出了别样风光、百般意味。
这里有清景无限。且此景非孤,情入其中,意境自出。或清新明媚,或绮丽丰浓,或含蓄隽永,或悠远深邃,无一不美。春日,可赏“霞光曙后殷于火,水色晴来嫩似烟”,可看“姹紫嫣红开遍”,更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夏至,“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徜徉于月下林间,嗅“荷风送香气”,听“竹露滴清响”,躁热的心会平添几多清凉。秋临,可观“霜叶红于二月花”、“晴空一鹤排云上”,更可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辽阔中体味一份宁静致远的绵邈情思。而凛凛寒冬,雪花这个洁白的精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亦是舞尽缠绵、舞尽风情!
这里有蚀骨深情。人间万般情,此中无不有。天涯漂泊,去国思乡,吟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问一声“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浓浓乡思是否稍稍缓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亲情,这世间最深挚最坚固的情感,在这里何尝不是最朴实最淋漓尽致的表达?“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朋友一生一世情,正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而爱情,这尘世间最浪漫最炽烈的情感,更为诗家声声吟诵,亘古不绝。“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自然坦荡,爽朗纯粹,明净如五月蓝天;“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无尽缠绵间深情婉转;“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这超越凡俗的灵魂契合又令多少情男怨女痴痴以求直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里有哲思禅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历来被称为无可超越的不朽“天问”,引人无限深思。虽是天地寂寞长,人生流年短,却也无需颓唐,有道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纵一时不顺,也应坚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希望常常就在转角,“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很多时候,我们痛苦迷茫,不妨试试“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或许“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当你踏尽千山暮雪,看遍万里层云,终有一日,会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大欢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事物亦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正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余光中先生有句名言:美,总是令人分心的。可诗词之美又岂止是令人分心?只恨一支拙笔,难诉情长。漫漫流年,惟愿与之相伴相亲。不论雨打窗棂,还是骄阳似火,一个人,一杯茶,一首诗,一帘梦,有浅浅的寂寥,更有深深的丰盈。每当那些酸甜苦辣的离合、那些至情至性的灵魂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向我款款走来,我的心总会怦然情动,我的眼总会陡然润湿,即便忧伤,亦空灵飘逸、纤尘不染。米兰·昆德拉说,乐趣不论是平凡还是不平凡,都属于感受到它的人。我感受,所以我快乐。
有人可想,有诗可赏;一边烟火,一边诗意。足不出户,让心抵达最美的远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