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街头》中的女性形象 哀思 戴柳插柳过清明 还乡记录 如鸣佩环——评杨蓉散文集《明月照我还》
08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66期  总第233期  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66期  下一期
戴柳插柳过清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枞阳县横埠镇谋道小学 田再联 日期:2018-04-25 13:39

清明与柳的情缘实际是柳和春的情谊。春天让柳树发芽,让柳树开花。鹅黄、翠绿的柳叶向人们报告时令,报告春天脚步前行的节奏。柳絮飞扬更是柳花与春风合拍的幽姿。清明戴柳、清明插柳体现出人们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对自然的一种情感。其间,览括了种种传说和内含的象征。
清明节的早晨,大人们总是惦念着要弄些柳枝回家。尤其是大晴天,早晨去溪边洗衣服归来的妇女们,一边挎着装满洗净衣服的篮子,一手捏着一把清鲜的柳条,一步一个节奏地摆动着,轻弹着清风、曙光和这节日的喜气。清晨就来到田间转悠的男人们,完成了田间农活归来的时候,也关注着那妩媚飘絮的柳树,走近它,摘取他们心目中选定的柳条,快活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上街购物归来的人们,也是一手拎着菜篮,一手攥着一束翠绿丰腴的柳枝。
也有的就近在邻居家的小柳树上折下几枝,邻里之间示意着打个招呼,那柳枝此刻便传递着乡邻之间节日的温馨。倘若家里忙活不能外出田畈的,吃过早饭,他们便站在村头或自家门口,瞅着手中摆动着柳条的人们,胸有成竹地撵上前去要来几枝,在一句“谢谢”中,了却了一桩心事。整个村庄被翠绿的柳枝串成一番热闹,也串成一束和睦的邻里情感氛围。
得到柳枝的人们便快速地干起了分配处理工作。把稍微粗壮的枝条插在门楣上、窗顶上,甚至灶台上、床头上。满屋子里都能看到柳枝的翠绿,闻到柳叶的清香。
细软的、柳叶密集的便给家里妇女、小孩,让他们个个都能戴上这清香的柳枝。大男人们也捎上一截放在衣服的口袋里,让柳枝陪伴自己过上这个“大于年”的清明佳节。
小女孩们戴起柳来,形式要显得灵活一些。有的将柳枝别在刘海的侧翼,好让自己的视线舔上绿柳的影子。有的用发夹把柳枝别在两只耳朵上面的头发上,既显得新颖别致,又显得俏皮喜气。
玩得最酷的便是戴上柳枝编织的柳叶帽,男孩女孩有兴致都可表演这种节目。几个人凑在一起,爬上柳树,大肆折腾,弄下一小堆柳枝。因为编织柳帽是要消耗很多柳条的,而且材料结构也得有层次。编织柳帽两人合作是最好。首先挑选一枝硬朗的柳条,弯成大小合适的一个圆圈,将细绳扎紧枝条交接处,一个完整的柳圈结结实实地做好了,随后一根一根地拿起柳条沿着柳圈绕来绕去。柳枝的末梢最好是露出五寸长的空位来,这样编织成功的柳帽更显得枝繁叶茂,戴在头上,蓬松张扬,柳的风姿芸生于帽沿,扣在头上,显得翠耸发端,人醉春色。
如今,家乡人仍保持着戴柳、插柳过清明的习俗。那些远离家乡,居住城里的家乡人一定会忆念这朴实传统的风俗习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