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全椒传统文化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 立足学生生活 润“法”细无声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15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05期  总第234期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05期  下一期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0-11-12 15:34

 教 学设 计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临泉县城关街道育新小学  王薇雅
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字词运用、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而其中也有一些问题亟待以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优化。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中的问题
我们教师应当认识到合理应用看图写话对学生学习的作用,但也应当从实际中观察具体应用情况、应用问题和有待改进的教学方式。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教学问题。
(一)学生看不懂图的意思。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多只有单纯的想象和直接直译的思考方式,而他们在观察、认知、逻辑性思考、推理、联想等方面思维能力不高,有待教师在他们成长上以正确的指引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而较差的思维能力现状,导致教师让学生看图写话时,一些学生看着图片不知所言为何,也不知从何入手观察,更别提后续的写作了。
(二)说写表达不到位。低年级小学生往往缺乏表达经验,所积累的语文字词、语法和写作方法等都比较匮乏,因此在接到看图写话的题目要求时,即便读懂了题意,也会有词不达意、上句不接下句、话语之间过渡失调的情况。并且写话时对人称代词、介词、连词等词语表达的认识和利用都非常单一化,让所写的句子往往苍白无力甚至语法混乱。
(三)学生说写的兴趣不高。由于看图写话这类题目看似简单,但对低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考察却有一定的要求,一些学生在努力看图却还不解其意,或面对写作失误频发等问题,可能就会受打击而存在抗拒心理,对学习内容、项目都以糊弄应付的态度。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也见过一些学生在考试时完全不看看图写话题目,直接跳过答其他的题,又或者考试时间不够而直接放弃了这方面的得分的事例。
二、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的方法
小学语文是引领学生进入我们语言文化大门的第一站,教师则是带领学生感受和领略语言之美的引路人,面对看图写话中的教学问题,应当以针对性的策略做好改进和引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在此基础上思考和想象。看图写话的基础是对图片的细致全面地观察。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事物观察时常常比较粗心和笼统,而他们对事物细节的直观认识和理解能力也有待提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将思考和想象融合起来,实现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二)鼓励学生说话,增强字词积累,培养表达能力。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以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想象后,对图画内容实现准确的理解,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图画的内容,做出生动形象的表达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鼓励低年级学生大胆发言,不要怕出错,引导学生慢慢说、说完整,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表达的详细具体突出重点。在此基础上师生点评重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
在字词方面,应当以生字、生词的认识学习和字词的灵活认识学习这两方面,前者能够拓展学生认识和学习新的字、词,后者则以字词的多种用法、意义和组合方式等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字词应用能力。在写作练习方面,应当积极把握小学低年级学生勤学好问、乐于表达的性格特征,让他们多做造句、看图写话、写日记、小作文等练习,增强他们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连贯性和生动形象性。
(三)趣味教学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那些因为看图写话训练中遇到阻碍而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当以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他们在教学和训练中培养的综合能力水平。动物趣味故事图就容易吸引学生来探究其中描绘的内容,而在教学实践中也经常以鼓励、赞赏等正向鼓励方式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加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字词的积累和写作表达能力练习,保障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后,在遇到看图写话时,学生也能按照教师所教的方法进行分析,在自己的自主思考和想象下写作出生动形象的描绘性语句,做到乐于看、乐于想、乐于说、乐于写,为中年级作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