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提问锻炼学生探究能力 一堂劳动示范课的启示 教育要充满宽容与关爱
0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37期  总第240期  2022年05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37期  下一期
一堂劳动示范课的启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2-05-25 16:17

教学实践
一堂劳动示范课的启示
□怀宁县月山镇中心学校  刘  畅
本文通过一堂劳动示范课的教学,思考了在“双减”背景下,农村劳动课如何弘扬中国文化,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校本“二十四节气”课程中,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
一、劳动的快乐应该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老师,悦然说明天要做小蒜粑,晚上用洗手液把手洗了很多次!”这是劳动课上课之前,一位学生家长发给我的一条微信。“刘老师,你做的小蒜粑真的很好吃!”这是上课之后来自同事反馈最多的一句话!“都好开心,非常有意义的课程!中午回家来跟家里人一直说,还说在学校做的小蒜粑比奶奶做的好吃!”这是上课结束,学生回家告知父母,家长在班级群里发得最多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和听到来自家长肯定的话语,我心久久不能平静。
二、敢于尝试是成功的基石
想起上周五早晨,学校劳动课题组在学校会议室召开全校课题组组员会议,讨论与布置劳动课程开发等相关内容。在开会前,课题组负责人丁振江主任和我商议,让我上一节劳动实践课,说实话,刚接到这个任务,我很忐忑。
但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它会逼着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内涵,思考作为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思考如何使现在的乡村孩子脱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尴尬。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任务接下来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选择课题,是选择去种植辣椒、茄子等农作物,还是在劳动教育课本上选择一课去进行课堂教学?在我不知做出怎样的选择时,办公室的前辈吴丽君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为什么不能结合清明这一节日的特点设计一堂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课?在我们安庆,清明前夕,总是会做小蒜、蒿子或水萩粑。特别是三月三上巳节,我们喜欢吃粑,寓意粑魂,吃了健康长寿。可点子虽好,但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又觉得千头万绪,无从做起,心里感到很悬。
我犹豫不前,一时难以做出决定。于是,翻阅大量书籍,在电脑、手机上搜集查找各种有关劳动教育的素材,在征得丁主任的许可后,我决定以做小蒜粑为素材来组织课堂教学。于是,以“品清明文化,学做小蒜粑”的课堂教学思路渐渐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这样,既可以把清明文化传授给学生,在制作小蒜粑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当地资源,认识植物种类,品味自己的劳动成果,享受劳动的快乐。
四、善于借力
水萩、蒿子、小蒜的图片千万张,光是选择这几样野生植物的图片资料,就花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离三月三和清明假期只有两天的时间了,要想在节令前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仅靠一己之力是难以顺利完成的。幸好办公室同事给力:吴老师帮买小蒜;陈老师根据我的思路,在网上搜集有关清明的习俗和图片资料并制作课件;孙老师一遍遍地研究设计方案,提出可行性意见。
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乐于奉献每个人智慧的团队。我感恩于团队所有人的出谋划策,是他们的无私帮助使我快速成长,轻松搞定教学设计。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是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要求。正如学生在课堂上分工合作,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和粉的和粉一样。学生在劳动中体会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促进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五、抓住机会,适时进行相关知识的渗透
每个细小的环节都考虑周到后,一切准备就绪,以“品清明文化,学做小蒜粑”为主题的劳动实践课如期举行了。我和班上的同学们一起,从认识了解清明这个节日,谈到三月三吃粑的原由,最后到教师展示如何制作小蒜粑的过程,教师在台前操作和粉的具体过程,台下的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同学踊跃走到教师身边,和教师一起动手。更有机灵的同学,帮教师总结学做小蒜粑的五字口诀,“洗、切、和、揉、煎”。和米粉环节结束后,剩下最后一步——煎。我选择的是用电饼铛来煎小蒜粑,在煎粑之前,首先进行卫生和用电安全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自己压扁的粑放到电饼铛中,盖上盖子,他们难掩心中的喜悦,翘首以盼。
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实现教育目的多元化。在讲解清明知识时,渗透感恩教育——先人给了我们血脉传承;在使用电器制作小蒜粑时,强调安全用电常识、卫生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在制作小蒜粑的环节中学会总结,等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应该做到润物细无声。
六、分享学生的快乐,尊重学生的体验
幸福的时刻终于到来了,煎熟的小蒜粑两面金黄,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等学生拿到自己亲手煎制的小蒜粑,他们反而舍不得吃了。吴老师问其中一位同学——邓绍康:“你怎么不吃?”邓绍康同学有点羞涩地说:“我想带回家分给奶奶吃!”吴老师被邓绍康同学的一番话感动了,多懂事的孩子呀,心里时刻记挂着疼爱自己的奶奶。“老师,你也尝一口!”“黄子寅,这块粑是我自己做的耶!”“我没见过这样好的老师,竟然在学校里带我们做粑,真的好幸福!”教室里,这样的话语此起彼伏,看来这次的劳动实践课上得很得孩子们喜欢,像这样的课堂,应该经常举行。
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劳动的不易的同时也相互分享着劳动的快乐,懂得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相信这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课,将会成为常态课,让学生养成劳动的好习惯,对他们的一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