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爱在心中乐在奉献 王丽:做一颗踏踏实实的“螺丝钉”
05版:皖教风采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41期  总第240期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1期  下一期
王丽:做一颗踏踏实实的“螺丝钉”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2-09-01 14:34

王丽:做一颗踏踏实实的“螺丝钉”
螺丝钉我们都很熟悉,它总是一圈圈地缓慢行进,不急不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滁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也有这样一颗“螺丝钉”,她虽然没有丰功伟绩,但却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地教书育人。她就是教师——王丽。
激情满怀 脚踏实地
2011年,王丽考进了滁州市南谯区教育系统,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从踏入珠龙镇中心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对自己说:“在教育这片田园里,我必将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我无悔的青春。”
由于农村学校教师缺乏,学校安排体育专业的她教英语。为了让自己业务知识更加扎实,她开始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各种英语教材。她上课幽默风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同学们并没有因为是体育老师带的英语课而成绩下滑,相反,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她的英语课。
2012年,南谯区开展大课间特色活动,但自己所在的学校连一块操场都没有,怎么开展大课间活动呢?经过反复思索,王丽提出了一个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让全校师生参与进来的活动方案。为了突出学校特色,她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每天中午顶着炎炎烈日带着学生排练自创的一套啦啦操,获得了一致好评。自此,在啦啦操领域她独树一帜,并取得了诸多成就。
教书育人 坚守初心
现在走进滁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园,你总是能看到一个背着扩音器带着学生们一起跳啦啦操、踢毽子的身影,她就是王丽。担任教研组长后,她坚持每月开展不少于两次教研活动,每学期总是带头上公开课,听课评课也及时写好总结。她始终认为,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只有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方案》颁布实施后,针对学校学生多、场地小的现状,为确保全校师生充分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王丽组织体育组全体教师,转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画了多份场地分布图,最终确定了一套适合二实小师生的“走到阳光下,我们一起玩”大课间活动方案。创新性地提出“交换场地,变换项目”活动构想。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因地制宜,由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齐心协力自主开设游戏、武术操等各班特色项目,学生像花儿一样快乐地在阳光下玩耍。
除了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她还牵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节活动。有秋季运动会、广播操、啦啦操比赛、校园足球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建校至今,已经圆满举办了六届校园文化体育节,这也成了二实小师生的体育文化传统。
2018年,在她的努力下,二实小被评为“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全国啦啦操星级俱乐部”。为了备战全国啦啦操联赛,她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训练计划,每天三个小时的动作和队形编排。最终用辛劳和汗水换来了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疫情居家期间,她组织体育组全体教师开展线上体育教学,每周在班级群里发布教学视频及课后作业,并组织大家及时认真地对学生的视频作业进行点评,实现真正的停课不停学。
教学相长 共同进步
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必须时刻督促自己,成为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
在教学中,王丽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体育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在她的不断努力下,收获了较好的成绩。2016年所带班级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获得2016年滁州市小学生足球联赛第一名;2017年获南谯区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8年荣获“全国啦啦操优秀教练员”称号;2018年获全国啦啦操联赛第二名,滁州市啦啦操联赛一等奖;2018年《走到阳光下,我们一起玩》获得安徽省大课间评比二等奖;2018年论文《啦啦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究》荣获全国二等奖;2019年微课《踢毽子》获得安徽省微课大赛一等奖;2019年获得南谯区教学能手称号;2020年论文《小学毽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荣获市一等奖;2020年主持的市级课题《传统体育活动在校园体育文化中推广与应用研究》顺利结题。
王丽就是这样一颗“踏实的螺丝钉”,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孜孜不倦为师路,矢志不渝教书人”,谱写了一曲默默无闻耕耘者的奉献之歌。


王丽在备课

 

本版稿件由吴琼、江炎魁、吴雄峰综合整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