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激活思维 提升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实践性 浅析小学生的赏识教育
05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58期  总第234期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8期  下一期
浅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潜山县古井中心小学 聂润波 日期:2017-11-29 10:26

教 学研 究
浅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潜山县古井中心小学  聂润波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们用语言文字独立表达自己所见所闻的过程,就是学生们创造力的体现。那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呢?
一、启发联想,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因此培养学生们的创造能力,要从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入手。
创造想象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我在作文训练中常鼓励学生们编故事、写童话,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以此激发他们的创造欲。
作文离不开联想,特别是发散性联想。我常通过“创设作文情境”“就一人一物进行联想比赛”等来激发学生们的联想,并结合阅读教学和观察指导,教学生们联想的方法。在指导学生们写《我们的校园》时,我也要求学生们有条理地记叙校园美丽的景色,展开发散性联想,力求不重样。他们有的联想到昔日校园低矮的草房,而今高楼耸立,从变化中歌颂祖国的发展成就;有的幻想未来的校园只是一座微机控制中心,同学们在家中坐在电脑边学习功课……我相信长期训练,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们的想象力,逐步达到培养学生们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培养学生们的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在学生们进行口语训练时我鼓励他们用一个词语,从不同角度造出不同的句子。也通过一些游戏来激发他们。有次我发现学生们都在玩“吹泡泡”(肥皂水),便灵机一动设计了一堂创造性作文课。课上我让学生们拿出自己的泡泡水,来场吹泡泡比赛。学生们顿时情绪活跃。接着我问:“泡泡像什么?”“像气球”“像月亮”“像水晶球”……“要是把泡泡当作人,可以出哪些作文题?”“泡泡飘游记”“顽皮的小泡泡”……随后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定的文题,进行借题扩散。有的设想小泡泡登上楼顶,瞪着好奇的眼睛观赏我们美丽的校园;有的设想自己坐在小泡泡上正在飞向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由于这次作文的情境符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因而他们兴味盎然,写出的“小泡泡”也个性鲜明。
三、运用多样训练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多样的创造性训练,是培养学生们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
词语联想。指根据一个词语,讲出与这词有联系的词,依次扩大词群。例:学校——老师——上课——同学——文具——商店——工厂……通过联想培养学生们思维的灵活性,以提高他们以词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立体造句。指给出两个以上互不相关的词,要求学生们目睹后造句。如:用“夜深、苹果、火车”这三个毫无关联的词语造句。学生们可说:“夜深了,我和妈妈下了火车,一边走出车站,一边吃苹果。”“夜深了,我和几个朋友在火车上吃苹果。”通过长期训练,学生们会不断变化词语的排列组合。用联想作媒介,进行多角度思索,从而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文字游戏。如在《最后的辉煌》一课中,我出示词语:专利、延绵、思忖、愚昧、遗嘱、死而无憾、诺贝尔。让学生们阐述词语的意思,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几个词编一段话。许多学生由于课前收集了相关内容,创造性地表述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充分活跃。
推测故事结局。教师口述故事,让学生们推测故事结局。如《狼和小羊》最后写道:“……狼扑向了小羊。”让学生们推测最终结局时,有的写道:“小羊一闪,狼跌进水里淹死了……”有的写道:“正在这时来了位猎人,猎人抬枪射击,把狼打死了。”这种训练有利于促使学生们对生活做出合理想象,并强化了集中思维。
补写和续写作文。如在学了《穷人》一文后,让学生们续写后面的故事,要求他们合理想象出桑娜一家未来的生活状况。
写假想作文。如《假如我是老师》《假如我是一只猫》等。这些富有情趣的设想,可以使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不断地发展。
只要我们在作文训练中树立起创新意识,将科学的方法和多样的形式结合起来,相信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创造能力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