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以和谐 报之以唯美 不忘初心 与爱同行 从课堂到生活 让爱随行 润物无声 静待花开
07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72期  总第232期  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72期  下一期
从课堂到生活 让爱随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8-10-11 13:48

从课堂到生活 让爱随行
□临泉县韦寨镇韦寨小学  孔  钰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到:“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样诗意的描述写出了教育的真谛。我作为一个品德与社会教师,对这句话感触极深,的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给学生足够多的关心和疼爱。只有在这样爱的感染下,才能对学生施行品德教育。
记得去年夏天,我正在上课。突然,韦娜的爷爷来到班里紧张地说:“韦娜的妈妈出事了,在天津打工被车撞死了,我今天来带她去走法律程序。”话没说完,只听“哇”的一声,韦娜哭起来了,我快步走到她面前,紧紧抱住她,轻拍她的后背说:“孩子,别怕,你还有我!”其他学生也纷纷走过来抱住她说:“你还有我们!”
从天津回来的韦娜变得一言不发,不哭也不笑,这让我更加担心了。课后我找她谈心,并告诉她:“你可以叫我姐姐,也可以叫我妈妈,有什么事就跟我说!”我引导她写日记、画画,把不开心的事和对妈妈的思念写出来,画出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她终于走出了阴影,脸上开始露出了笑容,下课也会开心地做游戏了。看到这些,我终于可以放心地笑了。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用自己的一颗真心、爱心对待学生,学生也用自己纯真的爱回馈了我。去年圣诞节,我一走进班级,哇,一大桌的平安果,感动之余,我还批评他们乱花钱。午饭期间,我用电热锅把平安果温热,分给了学生吃。一个留守未成年人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这个圣诞节真难忘,老师在班里给我们热平安果吃,虽然平安果吃到嘴里还有丝丝凉意,但心里却是暖暖的、甜甜的,是妈妈的味道……”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除了给学生足够的爱,我还意识到课堂教学一定要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将活动作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把握住学生自主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自我,发挥个性,并且轻松快乐地完成每学期的任务。
教学不只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于是,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很多开放性的问题,如在教学“读懂天下父母心”中“孟母三迁”的故事时,我提问学生“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不断搬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充分讨论。在课堂上,我发现有的学生会很传统地给出预设的答案,但是有的学生思维却很跳跃,会提出许多新颖的想法。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催促着学生个性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同时,也促使我不断更新思想、转换观念,从而跟上学生成长的步伐。
作为一个品德与社会老师,我还注重把品德课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比如升旗时安排学生国旗下讲话;比如德育活动的每一项活动都会与品德课紧密相连,力争把品德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每一项活动有机串联。在课外活动时,还提倡发扬学生的“弯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逐步从“无律”“他律”,过渡到“自律”的道德水平。
为了帮助学生挖掘生活的意义,寻找生活的价值,作为教师的我只是陪衬,在教学中我尽量将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以此希望对学生的生活、行为规范、道德观念、思想品德等方面有所启发,使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