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书法学习之探 “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尝试 小学生阅读实践之浅述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89期  总第234期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89期  下一期
“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尝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10-10 14:04

 教 学研 究

“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尝试
□灵璧县老户朱小学  刘秋菊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有个突出特点和创新之处就是构建了课内教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我认为当下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做题多,读书少,课本、教辅成了学生阅读内容的全部。为更好地执行《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为实现课内外阅读总量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我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谈谈在“三位一体”背景下统编教材中“三位一体”阅读体系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教读课,需要教师“教”学生学习阅读方法;自读课,教师由扶到放,帮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练习和运用,培养学生阅读的关键能力。因此,在阅读中让学生“学法、习法、用法”,是贯穿阅读课的主线,是阅读素养提升的关键。
教师“教”,学生“学”
第一种状态,教师“教”学生阅读,学生“学”阅读之法,常常出现在教读课中。教读,要立足于“教”学生“自读”,着力于“教会”学生阅读。教师需要根据阅读目标设定合适的阅读任务,并提供恰当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阅读方法,达成阅读目标。在教读课中,教师可以智慧地教、用心地教,尤其是学生视而不见、思而不得或启而不发之处。但要注意尽量少教和精教,以利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得”阅读方法。
教师“扶”,学生“习”
第二种状态,教师“扶”学生阅读,学生“习”阅读之法,在教读和自读课中均有体现。在这个阶段,课堂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素养为核心。当然,“自读课”教学不是放羊式教学,需要教师由扶到放起引领作用。因此,自读课可以适当教读,也可以适当精读,具体视学生运用阅读方法时的状况而定。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扶”得恰当从容,让学生在自读中不断“习得”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
教师“放”,学生“用”
第三种状态,教师“放”学生阅读,学生“用”阅读之法,主要体现在自读课和课外阅读之中。要实现完整意义上的“自读”,我与学生一起建构了“自读三法”,促进学生自读,并在自读中实现意义建构:一是“猜读”激其趣;二是“默读”通其意;三是“批读”理其味。这里的“批”指的是批注和批判,指向“思考的课堂”。
当然,阅读还有丰富的形态,单篇教学、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是阅读的三种样态。在阅读体系中,“教读”是基石,“自读”是关键,“课外阅读”是目的。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自读课”是阅读教学中的硬骨头,因为它是阅读方法转化为阅读能力的训练地,是学生从“他主阅读”走向“自主阅读”的实践场。
课堂上,教师的“教、扶、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学生的“学、习、用”,是为了保证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品质。语文教师要从教材中找出最引人入胜的课程内容,以语文的方式、儿童方式来引领学生,对重要的语文知识要整体地教、连续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让学生通过语文发现他自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