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细节 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浅谈激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4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12期  总第248期  2021年03月1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12期  下一期
处理好细节 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1-03-17 16:18

校本研究
处理好细节 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天长市汊涧小学  张立忠
细节虽小,但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教学细节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先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处理好每一个细节问题,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更要做好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处理,这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前的细节处理
小学数学教学前的细节处理主要是指备课环节的细节处理,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做好备课环节的细节处理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的进行离不开问题的设计,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即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问题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效果,有的教师虽然在课堂上问题不断,学生也问有所答,但都是一些无意义的提问,不仅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佳。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堂课,可设一个教学“陷阱”,让学生在引导下提出“个头大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比个头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大”的假设,然后把假设推翻,引出认知矛盾,进而再次创设探究此问题的情境,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有关”这种思维定势的误导和影响,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2.学具的准备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要准备好与自主学习相关的资料、图片以及工具。如一年级学习进位加法时,教师可利用摆小棒和计数器,明确满十进一的算理,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和列竖式进行对比,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发展逻辑思维。
3.过渡语的设计
过渡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由一个知识点引导到另一个知识点时所使用的语言,对学生思维连贯性的保持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设计过渡语时,应结合知识点仔细斟酌,过渡语应尽量自然、简洁、准确。如学习《空间与图形》时,教师可以“弹球和乒乓球”为例,引出“球”,从而提问“你还知道有哪些是‘球’一类的东西呢?”“看看还有哪一类东西会滚动?”从而引出“圆柱”的概念。这样通过两个知识点的共性来由一个知识点引导出另一个知识点,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4.板书的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对一节课内容的概括和提炼。通过板书,学生可以了解该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知识框架,也可以了解该节课的重难点。在设计板书时,教师不仅要注意板书内容的简洁和准确,而且还要板书设计的合理性。在板书时,教师应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做出相应的辅助线等。
5.活动的设计
数学课堂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现师生间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意活动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而且还要注意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师应在课前引导学生对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进行探究,并在课堂上通过“小锦囊”的活动来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处理效果不仅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认同,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知识点的呈现方式
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知识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知识点呈现方式的合理性。例如: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时,教师应避免直接将《乘法表》挂图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将挂图进行折叠,根据教学进度来一步步地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兴趣,而且还以一种简单、详细的方式呈现了混合运算的知识点。
2.教学语言的使用
数学是一门对语言精炼度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方言及一些口头禅,还要避免话语啰嗦,这些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语言和思维的培养,而且也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可多用一些“趣味语言”使得课堂变得生动又幽默。
3.教学演示
教学演示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做如下演示——在讲台上放3个透明的杯子,分别放入10g、20g、50g水,然后依次加入2g、3g、5g糖,问怎样才知道哪个杯子里的水更甜呢?这种直观的教学演示方法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小学数学教学后的细节处理
教学后的细节处理主要是指课后练习中的细节处理,包括练习题的设计、选择以及批改三个方面。
1.练习题的设计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应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应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即设计的练习题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2.练习题的选择
练习题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在选择练习题时,应按照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来选择,并且所选题目应具有针对性。
3.练习题的批改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教师应选取正确的方式。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可写一些鼓励语或画个笑脸;对于一些集中错误,教师应抽时间及时进行讲解、改错。
细节蕴含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地方,教师应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细节处理措施。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注意到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的顺利、有序进行,也能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